民间投资抬头
在政府投资缓慢退潮的同时,民间投资出现良好增长势头。湖南省发改委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前5个月,湖南非国有投资增长35%,比国有投资高出21.2个百分点。
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项目领域,民间投资开始见缝插针、陆续跟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水务工程。湖南省发改委官员介绍说,湖南多个城市近年来将引水、供水作为民生事业来抓,很早就对社会资本开放。“一个水厂项目,政府投资、补贴300至500万元,企业以BOT(建设-经营-转让)的方式介入,通过直接融资和银行贷款等方式,就能将投资规模放大到1亿元以上。”
在房地产领域,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撬动效应最为明显。据湖南省发改委官员介绍,目前当地政府投资结构中,基础设施、工业、房地产及其他“三分天下”;而在民间投资中,房地产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在21.3%。
即便是以“公益”名义投向民生领域的政府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带动投资、扩大内需的效果,比如为城市住房困难家庭提供货币化住房补贴。2009年,长沙市累计为全市2.04万户家庭发放超过16亿元的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以每户8万元计),全部为财政直接投入,此举在全国尚属罕见。
对此,长沙市政府有自己的考虑。当地某政府官员在内部会议上给各部门做思想动员时说:“不要在乎发这一点钱,它会变成购房首付款加上银行按揭再回来。”这番话的背景是,长沙市住房需求多年以来一直低迷,房价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8万元每户的货币补贴计划,不但可以刺激购房消费,还能拉动建筑建材、装饰装修等相关产业。
如此“发钱”毕竟会使地方财政承受压力。《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长沙市2010年将对住房补贴发放作出规模控制,计划解决1万户经济适用房家庭和7000户廉租房家庭的住房补贴。
但政府投资更大的价值取向,还在于撬动社会资本对产业的投资。如长沙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城项目,当地政府耗费上亿元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和近乎为零的地价优惠,甚至承诺提供3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目的是换取比亚迪承诺的“30亿元投资额”和“300亿元年产值”。
“政府引导+民间投资”的效果会如何?湖南环保科技园管委会建设局局长陶静湘目前还无从知晓,他还在等待上级对开发区“扩区、升级”申请的批复。陶静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扩区升级能否获批,“主要是看比亚迪的产能能否达到国家的要求。”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