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在年初制定《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时,已隐约感觉到“继续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面临较大的压力”。
考虑到这一点,长沙市发改委建议,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确保2930亿元,增长20%;力争3050亿元,增长25%。这一投资增长预期,已比去年30.3%的增速下调了5至10个百分点。
政府投资放缓并非仅停留在预测层面。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湖南省发改委获知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5月,湖南省国有投资(含政府投资)增长13.8%,远低于2009年同期的41.6%;湖南省年初计划确保完成投资约9400亿元,但前5个月实际完成投资2653亿元,不足计划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湖南省投资拉动型经济特征明显。2009年,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中,投资对当地GDP的贡献率最大,接近70%。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政府投资2009年增速居于全国第4位。从政策倾斜度而言,《湖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着力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当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主要依靠投资支撑,今后较长时期,仍然要把扩大投资作为必须坚持的重大举措。”
但眼下,曾经的速度优势和政策决心,却面临现实挑战。
以长沙为例。2010年,长沙市要确保的政府投资额为410亿元,而根据预算安排,如果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能够顺利实现13%的增长,可完成458.81亿元财政收入。
但地方财力的增长要面对诸多不确定性。长沙市发改委在“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直言四大挑战:一是国家扩大投资的政策效应减弱,在2009年较高的基数上,国家再大幅度扩大投资的难度较大;二是长沙市大型工业项目较少,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缺乏长远支撑;三是民间投资信心表现不足,房地产、工业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较大,投资高增长难以持续;四是税收收入增长相对乏力,非税收入比重偏大,财政增收的基础尚不牢固。
湖南省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湖南并非是政府投资放缓的个案,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均已出现投资退潮的迹象。他提供给记者一组官方数据:1~5月,虽然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但当月新开工项目32894个,同比减少了4564个。
在他看来,政府投资退潮,主要是受调控政策的影响:“一是国家明确控制新开工项目,加大了对项目资金拨付的审计力度;二是房地产政策的收紧。”
由于受到土地、资金和审批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目前湖南省新开工项目的规模明显变小。以重大投资项目为例,全省在建重大项目总规模约1.56万亿元,但具体到单个项目的平均规模,仅有1.71亿元;在1~4月新开工的项目中,亿元以下的项目占了32%。
从长沙市的情况看,房地产投资放缓的局面,早在年初“最严厉调控”尚未出台前就已显现端倪:全市149个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有7030万平方米未开工,占总量的75%;此外开发商谨慎观望,购置土地的意愿明显下降,土地市场严重不景气。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