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盘呈现大幅冲高后逐步回落走势。周初因人民币汇率改革促成亚太地区股市走强,并带动A股大涨,最高一度逼近2600点。但成交低迷使得涨势未能延续,周五股指回落至2550点附近,日成交金额缩减至2009年1月份时的低迷水平。板块方面,尽管保险、银行等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表现相对较强,但由于之前诸多疑虑并未消除,加之农行发行在即,低迷的市场氛围使得这些大市值品种只能勉强自保,而三网融合和区域经济板块也基本呈现短线行情特征,大盘缺乏做多合力。
市场资金都跑到哪里去了
李志林
近期沪市成交量从800多亿、700多亿、600多亿一路萎缩,至周四周五的极致——521亿、527亿。这可是2008年12月1820点时的地量,也是去年8月份3478点以来的地量。人们不禁要问:如今市场流通股比例已上升到75%以上,为何成交量却越来越小?市场资金都跑到哪里去了?
因指数下跌而蒸发了。从去年底的3277-5月21日的2481点,指数连续暴跌近800点,跌幅高达24.3%,期间连像样的反弹都没有。即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大熊市,春季也出现4778-5522点、15.6%的反弹,唯今年初以来连跌半年,实为20年股市所罕见。如果以沪市主板股票作为投资标的,那么,包括公募、私募、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券商、机构在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均被一网打尽,亏损严重。因为去年年底绝大多数机构预测2010年上半年将冲高至4200-4500点,结果却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至今还躺在2500多点,市场资金活生生被蒸发掉25%。
被市场扩容所吞噬了。2010年1-6月,在巨量大小非解禁不断情况下,不仅中小板和创业板每周发行和上市各8-9只新股,总数逾200只。而且主板大盘新股如一重、二重、南车、北车、农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宁波港也陆续登陆,银行股的全面巨量再融资更是压得市场喘不过起来。记得2008年跌破2800点后就暂停了IPO,而2009年7月在2900点上方恢复IPO后如今又跌回到了2500点。尽管大批新股已经破发,但每周上市8只新股的节奏依旧。今年上半年或许是史上扩容压力最大的一年,由此不断吸走了市场资金。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