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材股降温说起
桂浩明
如果说近期沪深股市有什么特点的话,那么除了成交量萎缩以外,就是题材股的全面降温了。自去年8月份以来,股票市场受到宏观政策“动态微调”的影响交易重心不断下移,绩优蓝筹股式微。但与此同时还是出现了相当活跃的个股行情,而支撑这波行情的主要就是题材的不断出现以及市场对此的追捧。一直备受关注的中小盘股行情,从某种角度来看实际上也是一种题材股行情,只是其表现形式比较特殊而已。
应该说,这一段时间来股市中的题材也确实不少。国家大力推动的区域振兴计划使得区域经济概念大行其道,尤其是一些具有明显特色,同时受到比较大的政策倾斜的区域有着相当大的想象力,成为很多投资者所关注的对象。远的不说,前几个月提出的“皖江开发”、“新疆开发”等区域经济概念在市场上就掀起了不小的炒作热潮。另外,国家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推出强制措施以压缩落后产能的同时,又制定政策大力扶持新兴战略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七大行业都获得了政策倾斜,涉及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自然也因为有了这些题材而表现良好。也因为目前沪深市场上涉及这些行业的主要还是中小企业,反映在股市上就是中小盘股走势更为强劲一些。当然,中小板扩容的加速以及创业板的推出客观上也为之提供了条件。
但是,现在题材股热却开始了降温。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最近推出的“长三角开发”与“重庆两江开发”就没有再激发起市场炒作热情,像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等的出台投资者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为什么?原因可能有这么两方面:其一是时下市场太弱了。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乃至强化,投资者对后市并不是很乐观,这就抑制了资金入市。特别是在前期不少题材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被炒高以后,人们对继续追高这类股票是心存疑虑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类题材虽然仍然在不断涌现,但是其所能够引发的反响则是在不断减弱的。不是说这些题材缺乏实质性内容,实际上它们比前一段时间所出现的一些题材更有爆发力,但是市场做多力量不足,从而制约了其能量的释放。
其二,对于题材股来说,人们进行投资的出发点是它们的长期发展,而这种长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这也就构成了操作题材股的风险。现实问题是,现在虽然题材股很多,而且有些股票的前景描绘也相当诱人,但是要真正兑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使得行情不能仅仅局限于短线炒作,而且需要有中长线资金的关注。可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资金供应是不足的,因此要大规模,并且是持续地推动题材股的炒作条件并不具备,题材股只能降温。作为这种降温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中小盘股明显走弱。
一般来说,在市场处于弱平衡状态时,往往绩优蓝筹股表现比较差,而题材股走势比较好,沪深股市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的走势也说明了这一点。而现在题材股也降温了,这说明什么?是否说明股市进入了整体弱势呢?当然,要确认这一点还需要时间以及更多的其它证据。但不管怎么说,现在题材股的走弱与大盘成交量的萎缩都不是什么积极现象,需要引起投资者特别关注。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