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潮为何难溅做多浪花
王利敏
尽管市场持续低迷,但近两个月实体资本的增持潮却前赴后继。本周方大炭素的实际控制人方威通过上交所再度增持公司股份,截至本周一其已经以个人名义持有公司股份1320万股,先后投入资金高达亿元之多。然而看似汹涌的增持潮不但没有改变市场低迷,甚至难以溅起浪花,原因究竟在哪里?
据媒体报道,近期高管集体增持股份现象络绎不绝,其中柳化股份、宗申动力、青岛啤酒等公司增持涉及金额超千万元。沪深两市近两月共计有36家上市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管对自家公司股份进行增持,共计动用资金9768.92万元,累计增持196人次,增持股数805.92万股。自4月中旬大盘一路下跌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行为陆续出现,高管个人增持情况也明显增多,出手越来越大方,动辄上百万元。近两月合计增持人次在7次以上的共有10家公司,共动用资金7721.19万元,累计增持152次。其中,柳化股份增持力度可谓空前,10名高管共计掏出3170.4万元买入307.3万股。以公司董事长廖能成为例,其三度出手后加上分红送转所获股份,持有柳化股份数额已增至59.94万股,动用资金合计高达531万元。按照其去年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税前为25.47万元算,增持所动用资金相当于其20年工资。同样,南通科技高管年度报酬总额284.4万元,16位高管动用的565.17万元增持资金大约是他们两年的薪酬。其中南通科技董事长陈照东去年年薪43.2万元,此次砸下150.35万元购入15.5万股,大约将三年半薪水用在了自家股票上。
高管集体增持公司股份理由是对本公司长期稳定发展高度认同,如宗申动力、青岛啤酒等高管近期频繁增持均表明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柳化股份更是根据公司当前生产形势及产品和原材料市场情况判断,预测2010年中期累计净利润将较上年同期发生较大幅度增长;高管集体增持的华兰生物则预计今年1-6月净利润同比增长300%-350%。
尽管如此,我们注意到前赴后继的增持潮非但没有引发市场激情,甚至众多公司股价在高管等增持后依然跌跌不休。例如方大炭素控制人尽管大幅度增持股份,但近2个月股价依然大跌30%以上。原因究竟出在哪里?笔者以为,虽然从这些增持人的角度看股价已经被大大低估,但他们毕竟没有注意到,随着今年以来的高速“扩容潮”的席卷而来,市场供求关系已经严重失衡,被低估的股票比比皆是。例如银行、地产股的市盈率已经只有10倍左右,但仍然乏人问津。当市场资金明显陷入捉襟见肘的时候,股价整体下台阶应是无奈的选择。
所以从中长期看,很多被增持的公司股价最终都会回升,但在短时间内“增持潮”毕竟难挡“扩容潮”,投资者也许只能顺势而为了。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