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给底特律充电
来源:财富www.fortunechina.com  更新时间:2009/7/16 15:19:01   
>> 相关新闻链接
·对话大师克鲁格曼:离经济复苏还很遥远 ·巴曙松:信贷高速投放对金融市场影响会更显著
·哈继铭: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远虑”大于“近忧” ·预测6月经济数据:经济企稳向好 宏观政策取向明显
·宏观政策调控凸显两难 民间资本启动迹象不明显 ·呼吁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新变局 ·厉以宁:防范经济二次探底 U形反转更有利转型
·对经济复苏前景莫过于乐观 ·经济“关键期”谨防三倾向

美国汽车业的未来系于前沿电池技术。汽车城能奋起直追,赶上其他领先国家吗?    美国汽车业的未来系于前沿电池技术。汽车城能奋起直追,赶上其他领先国家吗?

    作者:Paul Keegan

    多年来,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大量生产高油耗的车型,游说阻止节能标准的出台,甚至在向国会伸手索要救援资金时还拒不悔改。但颜面尽失的落魄汽车三巨头近期齐聚底特律车展时,最终还是接受了汽车电动力化的现实。最为吸引眼球的是通用汽车(GM)的 Volt 车型使用的动力电池。它是一个高六英尺、重 400 磅的 T 型大怪物,看上去非常丑陋,矗立在车展的正中心,就像是一个硕大的十字架,在祈求上天赐予最后一次机会,拯救岌岌可危的美国汽车业。

    奥巴马政府也相信这一点,它明确表示拯救美国汽车业的最好方式是底特律开始生产清洁汽车。最近通过的一揽子刺激方案中就包括用于高级电池生产的 20 亿美元拨款,美国能源部正在分配 250 亿美元的低息贷款,鼓励各公司制造绿色汽车。奥巴马总统的目标是,到 2015 年,使用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达到 100 万辆─尽管这仅占全美 2.5 亿辆汽车中的一小部分。

    近期内可能推出的各种高级电动汽车中,没有任何部件─包括其像玩具一样的简单马达─会像硕大的电池组那么重要。因此,一大批政客和产业领袖人物宣称,一个新的数十亿美元产值的电池产业即将产生,它很快将为因经济衰退遭受重创的美国工业重地带来数千个绿色工作岗位。1 月份,密歇根州州长珍妮弗·格兰霍尔姆(Jennifer Granholm)签署了一项法案,向位于该州的汽车电池制造商提供 3.35 亿美元州税收抵免。“我们希望成为全世界的电池之都。”她宣称。

    但问题是,美国能迅速建立起与亚洲相抗衡的有竞争力的电池企业吗?似乎几率并不大。在基础性电池研发方面,美国依赖几家小型企业,如 Ener1、A123 Systems 等。而亚洲巨头三洋(Sanyo)、NEC 和 LG 大规模生产电池已经有几年时间了。除非美国大力改变其电池产业运作方式,否则很可能在这场“电池大赛”中惨败,并使底特律汽车业的复兴变得更加困难。


    几年前,锂离子成为向下一代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汽车和全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首选化学物质。它带来了一个转折点。可充式锂离子电池是一项奇妙的技术,正是由于有了它,移动电话才可能小到能放进衬衣口袋的程度:它比之前用过的任何化学元素都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动力更强大,且持续时间更长。它的成本仍然不菲,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还记得那些笔记本电脑火的事件吗?它们就是由锂电池过热引起的)。但是,如果锂离子化学方法果真能实现汽车从以油到以电为动力的转型之梦,它可能成为 21 世纪初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

    美国面临的挑战是,亚洲的电池制造商正在全力攻占汽车市场。就连信贷市场收紧和汽车销量急剧下滑也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去年秋天,松下电器公司(Panasonic)以 90 亿美元收购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商三洋,以便为丰田公司(Toyota)颇受欢迎的普锐斯(Prius)和其他混合动力车的新款车型提供电池。几乎与此同时,日产公司(Nissan)和 NEC 公司也宣布共同投资 10 亿美元,用于电池开发。日本和欧洲电池制造商─但没有美国人─正涌向玻利维亚争取开发盐滩的合同,以从中获取锂。(全球看来有足够生产 12 亿辆车的车用电池的锂,这足以将全球所有车辆更换两遍。)中国电池巨头比亚迪公司(BYD)几年前才进入汽车领域,但在它宣布到 2025 年规模将超过丰田时,没有几个人敢小视它。[参见《巴菲特开上电动车》(Buffett Takes Charge)一文。] 据投资管理公司联博(Alliance Bernstein)的预测,到 2030 年,全球锂离子汽车电池产值将达到 1,500 亿美元,超过福特公司(Ford)去年全年的销售额。

    全世界的实业家都明白一个底特律最近才意识到的道理:最终控制电池产业的少数公司,也将控制汽车产业。电动汽车生产公司都希望在临近其电池供应商的地方设厂,以节省运输成本。它们还希望能够靠近最具潜力的市场,也就是那些油价过高的国家,因为高油价使得购买昂贵的电动汽车更为划算。就这两个方面而言,都意味欧洲和亚洲的电池企业(而非美国的电池企业)能够为汽车公司带来优势。它们将决定你的汽车加速度有多快,每充一次电能行驶多少里程,能在多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以及─由于电池成本在一辆全电动汽车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高达一半─你购买一辆汽车的价格。一组全电动汽车电池目前的价格在 1 万美元到 2 万美元之间。今年春天,宝马公司(BMW)将开始在美国向一小群客户出租电动汽车 Mini,它所用的电池可供行驶 150 英里,这令人印象深刻,但预计成本高达 3 万美元─这只是电池的价格,而不是整车的价格。

    今后几年间,电动汽车市场将分化为两部分: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雷诺-日产公司(Renault-Nissan)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非常支持纯电动汽车。去年夏天,在一家工厂的开工仪式上,他对记者说:任何仍在使用汽油的汽车都是“不可持续的”。这反映了一个得到越来越多人认同的观点:汽车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要的是一部纯电动汽车,”他说,“而不是一个用电延长里程的汽车。我不想要另外一款混合动力车。我想要的是零排放的汽车。”

    如果他的预言实现,汽车很快将不再需要内燃发动机、传动装置、消音器、空气滤清器、火花塞以及上世纪燃油发动机使用的任何其他部件。然而,由于大多数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有限,每次充电只能行驶 100 英里左右,它们最适合在城市中使用,以及在城郊作短途旅行。正因为如此,据 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估计,到 2015 年它们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的份额不大可能超过 1% 到 5%。丰田、通用汽车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则押宝在同时依靠电池和传统内燃发动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它的好处在于只要油箱里有油,内燃发动机就能继续提供动力。不过,电池制造商并不真正关心这种市场分化的局面,因为他们知道全球汽车业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电动力化。

    由于电池技术将成为定义现代汽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没有哪家企业愿意把这种知识财产外包给外国汽车制造商使用。当然,通用汽车可以在国内组装那种用于 Volt 车型的 T 型电池组,但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开发一种安全可靠的化学方法,并使用这类自有技术大规模生产、组装一个电池组所需的数百只电池。对通用汽车而言,再糟糕不过的是 Volt 所用的电池事实上将来自一家韩国公司─LG 化学有限公司(LG Chem.)。福特公司在宣布将于 2012 年推出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时,也披露说所用电池将由一家法美合营企业江森自控-Saft 高级电源解决方案公司(Johnson Controls/Saft)制造,法国企业 Saft 将提供研发,而江森自控公司(Johnson Controls)将提供大量制造方面的专有技术。作为全球最大的传统铅酸型车用电池供应商,江森自控能够进入可充式锂离子电池领域,实在是精明之举。但两家最大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所用的核心技术仍将来自韩国和法国。

    美国面临的最大讽刺,也是其遭受的最大羞辱,甚至还要糟糕:电动汽车拯救底特律的时刻最终到来之时,美国也将以对外国电池的依赖取代对外国石油的依赖。

 

    不过,美国还有一线希望:一群名称怪异的小企业─Ener1、A123、Quantum Technologies、Altair Nanotechnologies、Tesla Motors 和 ActaCell(得到谷歌资金支持)─在解决车用锂离子电池面临的巨大技术和成本障碍方面正取得重大进展。这些小规模的早熟企业坚信美国汽车业仍然有时间创造奇迹般的“王者归来”。正如 Ener1 首席执行官查尔斯·加森海默(Charles Gassenheimer)所言:“眼下,我们就是手握弹弓的大卫王 [圣经中大卫(David)用弹弓和石弹杀死巨人歌利亚(Goliath)─译注)]。”



责任编辑:cprpy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