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工作的攻坚之年,也是决战之年。张家口市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城市大变样、经济大发展、品位大提升、环境大改善、素质大提高”和“上水平、抓拓展、生财富、惠民生”为总要求,按照“提升能力、提升标准、提升效率”的要求,立足“河为脉、山为骨、绿为体、文为魂”的城市特色,以建设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把张家口建设成为四省(市、区)交界区域内的制造业集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技术与制度创新及扩散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群中心、区域后勤保障中心。按照“提升旧城区、完善高新区、建设新城区、开发洋河南区”的总体布局,遵循“规划引导、设施先行;拆建结合、建管并重;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业兴城、以城促业;体制创新、方式转变;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六项原则,突出“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整治环境、园区建设、改善民生”六项重点,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城市、特色城市。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建设方式,切实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改革整体水平,全面完成“五项基本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更大的气魄、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好的效果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各项目标任务,为“三年上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年,张家口市计划完成城建投资720亿元,其中主城区计划完成城建投资430亿元。计划完成拆迁面积340万平方米,其中主城区计划完成拆迁200万平方米。着力实施治河蓄水、道路桥梁、集中供热、供气、住房保障、大型公建和区域开发、城市绿化、亮化、市容整治、便民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等12个方面的230多项建设工程。到年底,全市城镇垃圾处理率达到70%,省控重点企业排放达标企业达到100%,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0标台,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0%,燃气普及率达到99%,道路机械清扫率达到40%。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5个方面、19项考核指标,真正实现城镇面貌大变样、城市管理上水平、城市的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突出夯实基础。下大力推进事关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治河蓄水工程。打造以洋河、清水河为主脉的城市发展格局,完成河道治理任务55.4公里。二是道路桥梁工程。重点实施洋河滨河路等11条道路新建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城市主次干道70公里;全面完成清水河南桥等4座跨河桥梁和王家寨高架桥、机场路东环互通、清水河滨河路跨南环互通、丹拉高速与清水河滨河路互通、张石高速清水河互通5座互通立交桥新建改造工程;对113条、33.8公里小街巷进行硬化排水改造;对124条小街巷进行照明设施改造。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京化高速公路(土木至胶泥湾段)、张承高速公路(张家口至崇礼段)、张涿高速公路(张家口段)、张石三期等4条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张承二期、京新三期、京蔚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积极实施国道110线郭磊庄至内蒙古界段、机场路、京化高速沙城西连接线、张涿高速涿鹿东连接线等建设工程,年底实现竣工通车;张家口机场军民合用改造工程获得批复,加快察哈尔国际汽车文化基地、京张城际铁路、蓝张铁路等重点工程的推进步伐。
突出功能完善。启动实施文体场馆、星级宾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推进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及水源地改造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一是大型公建项目。切实加大城市公益性设施和服务性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在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繁荣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年内启动实施大境门广场及商业文化街、堡子里历史街区开发、五一广场及场馆、城投大厦、海关大厦、远大大厦、容晨大厦、文化艺术中心、汽车文化城、华北天然气结算中心、华耐商业中心、市民广场、平湖公园、孤石公园、通泰花卉苗木基地、水泉沟五星级酒店、天鹅湖五星级酒店、通泰五星级酒店、张家口国际接待服务中心等19个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二是城市开发项目。按照“单体出形象、整体出品位”的原则,致力打造精品工程。启动实施五一广场综合改造、怡安街区域综合改造、红旗楼桃园小区开发改造、原面粉厂区域综合改造、金属公司区域改造、尚峰国际综合改造、工人新村1-6号小区楼改造、名士嘉苑、马路东(原燕兴机械厂宿舍区)区域改造、金鹰小区开发改造、华新园三期(新华街)综合改造、龙兴水岸、新营坊三期、山中城综合开发、大境门区域综合改造、张垣新城等16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住小区开发项目,建设一批彰显城市特色、具有现代化气息、功能完备、环境友好的商住小区和城市楼宇群。三是供热供气项目。供热方面,年内新增改造100吨锅炉7台,铺设供热管线52.7公里,建设热力站87座,实现集中供热面积870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累计达到1150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0%左右。供气方面,加快应张天然气工程建设步伐,铺设高压长输管线40公里,全面完成张家口段的管道铺设工程。加大天然气入户置换工作力度,年内主城区要实现天然气置换1万户、80万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99.7%。
突出改善民生。加快住房及便民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方便市民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重点抓好“三改”工程、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安置房建设、商品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同时,继续抓好便民设施建设工程。
突出环境整治。下大力抓好“双六”工程,即:污染、卫生、建筑、广告、市场、道路六项整治工程和建筑景观、街道景观、绿地景观、水体景观、公共艺术设施和夜景照明六项景观建设工程,努力打造特色明显、生态美观、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一是强化市容整治。深入开展城市容貌和景观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加大环境整治拆迁力度,年内彻底拆除主要街道两侧、城市节点等重点区域的违章建筑、临时建筑和危陋建筑,全力打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市容景观环境。重点完善提高盛华大街、五一路、钻石路、西坝岗路、古宏大街等18条街道及城市快速路3个出入口和市区段铁路沿线的景观整治,打造胜利路、钻石路、古宏大街、盛华大街4条样板街;完成沿街楼体“穿衣戴帽”135栋。二是强化城市绿化。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和“增绿添彩”工程建设力度。完成清水河下游63.5公顷绿化景观建设任务;实施洋河两岸及23条主次干道绿化工程,新增绿地10块,新建、改建公园游园5个,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55.6万平方米,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10万平方米。继续对城区周边荒山实施增绿添彩工程,完成作业面积7160亩。三是强化城市亮化。按照功能亮化与照明亮化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楼体亮化、山体亮化、街道亮化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提升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亮化效果,打造城市亮化景观。楼体亮化方面,以清水河两岸和主要干道两侧的建筑为重点,亮化楼体36座;山体亮化方面,完善提升西太平山、东太平山、八角台山体亮化效果,完成赐儿山山体亮化工程;街道亮化方面,升级改造清水河路、滨河路、城市快速路、胜利路、五一大街亮化工程,建设2条亮化示范街。同时,完成路灯照明设施智能监控系统工程,实现中心城区内所有路灯监控的全覆盖和72座重要建筑物的统一控制,进一步提升亮化水平。
突出园区建设。按照“产业园区”抓配套、“物流园区”抓起步的思路,加快推进东山产业集聚区、市产业集聚区、望山产业集聚区和南山、空港、商贸、京西四大物流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构筑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市产业集聚区完成起步区三期5平方公里的征拆平任务及雨污管网、供热管网、供气管网、通讯管网的铺设工程。东山产业集聚区,完成起步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望山产业集聚区完成起步区道路和地下管网建设工程。南山物流园区,完成起步区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商贸、空港、京西物流园区完成起步区征拆平工作和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园区建设,加大城区内工业企业搬迁力度,年内将主城区11家企业搬迁入园发展。
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完成规划攻坚工作。年内力争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工作。加快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各县及重点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实现控详规全覆盖。进一步开放规划市场,引进国内外高资质、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参与我市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加强规划管理,要严格控制规划,严肃查处无规先建、违规乱建等违规、违法行为。二是全面推进热计量改革。主城区和扩权县要完成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革任务,所有新竣工建筑全面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方式。年内完成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革任务100万平方米,全市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200万平方米。三是深入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项目审批、规划调整、招标投标、土地审批和出让等环节违法违规案件,严肃查处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以及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四是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积极构筑“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城管格局,发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年内完成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大环卫投入力度,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增加环卫机械设置,使环卫力量与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相适应。五是继续加大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劳动竞赛”、“百万巾帼助推三年大变样”、“青年突击队竞赛”、摄影展、演讲比赛等各类宣传竞赛活动,激发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热情,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