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翠莲、王雪威)清水河一渠碧水穿城过,环城山万亩吐翠荫遮城,沿街亮化星光璀璨辉映夜空,高楼毗连大厦林立遍布城区,立体交通日臻完善四通八达……白云、蓝天、清流,红花、绿叶、芳草,高楼、车流、华灯,如今,越来越多的张家口市民感叹着山城发生的巨变。
张家口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是环渤海经济圈和晋冀蒙经济圈的重要节点。2008年以来,该市坚持把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作为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和长远竞争力、打造后发优势的战略举措,以大拆促大建,以大建促大变,一个交通优势突出、区位优势拓展、经济布局合理、资源禀赋聚集、发展潜力广阔、要素活力迸发、创新能力独特、生活环境优越的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承载功能日趋完善宜居指数持续提升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对北京、天津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京津冀城市连绵区“2+8”城市群的加快融合就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京津冀中心城市群外围的一个特殊区域,2008年以来,张家口市为快速融入这一城市群、参与区域竞争,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力度最强的城市建设工程,共完成城建投资928.3亿元,其中主城区完成623亿元,完成拆迁760万平方米。
着眼于百年发展,该市制订了总规划面积112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确定了“生态涵养、文化居住、产业聚集、商贸物流”四大功能分区,搭建起未来发展的整体框架。
针对主城区三面环山、发展受限的状况,他们在周边浅山区修建了全长44公里的环城快速路,高标准治理清水河23公里,启动了38.5公里的洋河综合治理和总面积1600多亩的明湖公园建设。两年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220公里、立交桥20座、跨河桥梁15座,中心城区面积由105平方公里扩大到285平方公里,拓展了城市空间。
强大的区域战略地位,是区域中心城市必备的先决条件。其核心是强辐射、高聚集、快流动、低成本的现代化、高速化、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张家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此。目前,该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60公里,居全省之首、全国地级市第六,2013年将达到1300公里。今年,他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9条高速公路的续建和前期工作,推进实施京张城际等5条铁路建设,军民合用机场明年初可投入运行。
持续提升城市的宜居指数,让宜居成为城市气质、城市招牌。为此,张家口市实施了主城区周边640平方公里荒山的绿化工程,使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由2007年29%、35%、5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33.5%、37.9%和8.6平方米。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两年来,他们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68万平方米,启动了16个城中村改造、31个棚户区改建和26个旧小区的改善工程。对40条街巷进行了改造建设,对近百条街巷进行了照明改造,今年还将完成全部支路背街小巷的改造任务。
为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张家口市加快了集中供热建设,使主城区80%的商住小区实现了集中供热。铺设天然气长输管线174公里,2011年主城区可全部实现集中供气。主城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部竣工投入运营,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87%,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提前一年完成省定目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三位,2009年进入省级园林城市行列。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长远竞争优势
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竞争能力,是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核心条件。张家口市强化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共生互动的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重新确立了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4+3”产业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周边的荒山、荒坡,建设了总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的西山、东山、望山三大产业集聚区和南山、商贸、空港、京西四大物流园区,逐步将市区各类工业企业全部搬迁至产业集聚区。
目前,产业集聚区入园企业达到39家。这些企业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00多亿元,上缴税金30多亿元。四大物流园区、张北风电设备制造园等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环渤海区域最大的产业园区集群。
随着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的深入推进,该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具有“拐点”意义的变化:2009年,新增民营经济单位7800个,其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2%;利用外资8288万美元,引进内资1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9.2%;拓展了与国电等中直单位和央企的合作,引进了英国乐购等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从自身的迫切需求和现实需要出发,今年,该市将投资720亿元加快城市建设,使城建实现由“夯基础”、“重建设”、“以城为主”向“出品位”、“促繁荣”和“城乡互动”新阶段迈进,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逐步打造成为四省市区交界区域内的制造业集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技术与制度创新及扩散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群中心、区域后勤保障中心,进而形成独具魅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