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业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上扬的曲线提振了人们的信心。
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一季度,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976.1亿元,占全省GDP的53.9%,较上年末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581.9亿元,同比增长21.1%。
“总的看,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质量明显改观,生产稳步回升、效益大幅提高。但不可盲目乐观,全省工业回升势头巩固,但尚未实现根本好转。”在4月27日召开的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上,副省长孙瑞彬强调。
工业增速加快,结构趋好
“一季度,各地抓工业劲头高涨,发展亮点不断涌现,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运行协调,都有新突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说。
石家庄市打响“转变发展方式重点项目开工大会战”,涉及175个项目,总投资142亿元;邯郸市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月”活动,华北地区最大的白色家电基地——— 总投资50亿元的“美的邯郸工业园”开工建设……一季度,全省11个设区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呈两位数增长,有8个市增速超过20%;效益普遍回升,有7个市利润增幅达1倍以上。
一季度,唐山市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量均居全省第一。但令“唐老大”感到自豪的不仅仅是总量,更是结构调整产生的积极效果。唐山装备制造业呈快速发展趋势,1—3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48.7%,增长幅度比全市钢铁行业高24.4个百分点;比全省装备制造业22.8%的增长率,高出1倍多。
在张家口,电力行业新增产能拉动作用明显。其中,风电企业除原有10家继续平稳运行外,新增风电项目——— 河北建投蔚县风电二期、崇礼清三营风电二期、康保卧龙山风电二期、沽源五花坪风电二期等如期竣工投产,进一步拉动了电力工业的增长。一季度,张家口风电企业风电量达7.65亿千瓦,同比增产88.17%。
速度加快,结构趋好。这一鲜明的特点,不仅反映在各市,也体现在产业领域。
通过积极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一季度,全省主要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七个主要产业完成增加值1281.2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241.8亿元,同比增长82.2%。其中钢铁、装备制造、石化三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占总量的65%,比上年末提高4个百分点。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河北钢铁集团实施精品战略,积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一季度新产品产值率14.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装备制造企业共完成新产品产值75.61亿元,同比增长27.36%。
尚未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同期水平,仍然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
“一季度工业增长仍属于恢复性增长,没有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同期水平。”王昌说。
他进一步分析,从效益指标看,一季度工业利润总额虽然同比增长了1.1倍,但与2008年同期相比仅增长3.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7%,仅高于去年同期,为“十一五”以来利润率次低点。一季度,工业投资明显放缓,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8.7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实现利润75.6亿元,与2008年同期比较,仍相差27亿元。
此外,一季度工业主要指标大幅上涨,也有去年同期基数低的因素。以实现利润为例,一季度工业实现利润279.6亿元,同比增长了1.1倍,而在去年同期,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5.9%。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经济运行环境改善,运行质量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但对形势的估计不能过于乐观,一些问题和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国家两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放慢信贷投放节奏。一季度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量同比减少938.5亿元。二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加大对部分行业投资调控力度。我省新开工项目2604个,同比减少1397个。三是原燃料价格上涨,一季度全省全部原材料价格指数108.54,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2.64个百分点。煤电油运要素供应不确定性增加,协调保障的难度加大。
专家分析,综合各方信息,总的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仍然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
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项目建设,开展对标行动
虽然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但从全国看,一季度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为21.1%,仅居第22位,同比后移7位。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来自兄弟省市你追我赶的大发展态势,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发展的压力。专家判断,如果不能在上半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下半年压力会更大。
工作千头万绪,重点从哪里突破?
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议传递出这样的信息: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这个核心,加快项目建设,开展对标行动。
瞄准中央支持的重点投资方向,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升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方面,尽快谋划和实施一批重点优质项目。在这方面,唐山的“双百项目计划”可圈可点。该市以构建钢铁、装备制造、化工“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为目标,突出抓好100项先进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项目;以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协调推进100项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发展,构建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
对标行动、淘汰落后产能,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今年,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这个核心,省重点抓好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钢铁、50亿元以上石化、3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以及10亿元以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轻工、食品、建材、纺织服装等重点企业对标。各设区市,县(市、区)也结合实际,确定自己的对标路线图,通过学先进、找差距、追赶跨越,真正对出生产力,对出竞争力,对出质量和效益。
按照省政府部署,今年焦炭、钢铁、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已下达各设区市。一场淘汰落后产能攻坚战即将全面打响。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