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校将增设创业课程”、“目前我校正加强创业教育”……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不时可以听到一些高校把“创业”二字与教学并称,但创业真能在教室里教出来吗?
事实并非如此。有数据显示,仅1%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在有的重点大学,每年三四千名毕业生,创业的只有寥寥几人或十几人,这与高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创业教育很不相称。究其原因,就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多局限于课堂教学,普遍就“虚”避“实”,缺乏实践环节。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事业,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实践环节的内容,缺少了这一重要环节,对学生创业和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然而,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让大学生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或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等。当然,这是最典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但由于资金、条件和专业等方面的局限,它并不适合所有的在校大学生。
实际上,实践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锻炼,而不是一定要开办企业。我们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和创业能力,如一个社团或沙龙的组织与管理、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设计,等等,还可以针对创业热点及其相关经济环境开展市场调查,在调查中了解实际并进行自我教育,更理性地调整其创业目标。这样,各种专业、各种特长的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接受创业教育。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