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就干三件事”
双汇管理层从“打工者”晋级为“股东”,是万隆乐于看到的。
在万隆看来,员工持股最大的好处是,让他们真正把企业看成了自己的。“员工、管理层,现在都尽心尽力。这里面有他自己的利益,所以,他的管法和他的做法,和过去就不一样了。”
而万隆自己,则在以一种更加恰当的身份,掌握着这家肉制品企业未来的方向。
“我现在就干三件事。第一件事,负责决策,第二件事,负责建立机制,用机制来管人、用人,第三件事,就是管好钱、用好钱,使钱落地有声。”
如今,万隆已开始计划双汇下一个“十年计划”。比如,企业每年的销售增长不少于100亿,员工的每年收入要提高百分之六。
而单纯的肉制品加工,已不能满足万隆的发展要求。他已开始瞄准其他的产业。
2009年8月6日,双汇就建立位于郑州的食品工业园区与当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协议。在这个工业区里,除了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等传统项目外,还有一个日产50吨的面制品加工项目。
至于为何进入这个领域,万隆有自己的考虑。首先,河南有丰富的小麦资源,其次,他认为,以面包等为代表的早点乃至快餐行业将会迎来很好的发展时机。“但是,我们做面制品,绝不做小作坊。我们要做一定要做工业化,规模化,现代化。面包一定是速冻的!”
万隆称,如果这个50吨的项目做起来,未来将再上一个50吨的面制品加工项目,“最终做到北京、上海、武汉这些地方”。
“围绕‘农’字做文章”
如何在肉类加工业之外寻求新的机会?此前曾有很多人找到万隆,希望“财大气粗”的双汇能投资房地产,“轻松,来钱也快”。事实上,作为双汇在国内最大竞争对手的雨润,如今也正在地产、商贸等领域大展拳脚。
但万隆在细想之后,最终否决了这个提议。“我们这一班人不懂房地产,不懂的事我们不干。”
而在他看来,肉类加工这种行业,尽管非常传统,也很不规范,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肉类的大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肉类消费量也会越来越大,你说这个市场这么大,发展的潜力又这么大,我们不干这个产业,我们去干别的产业,我觉得也太可惜!”
在万隆的十年规划中,肉制品仍然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觉得在十年内,肉类加工业还有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我们要牢牢地把握住这十年。”万隆称,目前,双汇的肉类产量已达到310万吨,进入世界产量的三强,“再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双汇的肉类加工业将在世界上数一数二”。
而进军面制品,在万隆看来,并未偏离双汇“做专做精”的战略路线。他认为,此次进入的面制品业,与肉制品业也有着相同的模式和相关联的效应。“很早之前,我们就定下了围绕‘农’字做文章的战略!”
政府,退出者的权衡
杨颢
漯河,位于河南中部偏南,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带,沙河与澧河在此交汇——这也是“双汇”名字的由来。
如今在这两条河沿岸,已修建起了美丽现代的河滨大道和公园。每到晚上,两岸灯火璀璨,也成为漯河一大景观。“这里面,有一半的钱间接或者直接来自双汇。”一位当地人士笑着告诉记者。
在这个河南省的地级市中,能够孕育出这样一家年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的全国食品行业龙头企业,意义非同凡响。此前多年,双汇在漯河市财税收入中所贡献的比例占到50%,而目前,这一数据也有40%多。
当地政府部门表示,双汇贡献比例的下降,并不是因为双汇上缴的税金少了,只是漯河近年来追求多元化发展的缘故。
由“依赖双汇”转向“多元化”,也许在2006年漯河市政府决定出让双汇集团国有股权时就已经萌生。
无奈的退出
但2006年,为何要将一家发展如日中天的“香馍馍”拱手他人,在当时就引起不少争议。
在转让一事尘埃落定之后,漯河市政府负责此事的一位人士曾对记者表示,卖掉双汇,对于漯河市来说,实属无奈。
“双汇这种地方上的国有企业,与国家所有的垄断性国企不一样,随时都面临倒闭的风险。地方国企的兴衰,很多时候就靠一个老板,老板一换可能就出问题,这也造成了管理层老龄化问题严重。”在他看来,能在2006年以20亿元的价格卖掉双汇,规避了企业未来出现风险的可能性。
这位人士表示,此前,漯河方面着手破产了十几家国有企业,不仅没能收回一分钱,政府还拿出一亿多出来安置职工。
2006年,在出售双汇集团股权后,漯河市政府将收回的20亿元的资金,一半用于漯河市工业的发展,剩下的除了安置职工外,还将用于围绕双汇进行的农业产业化,以及漯河市城市建设。
而这仅仅是,宏观层面的考虑。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