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新的一年,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笔者认为,应是发展第三产业。
经过长期探索,现在我们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也就是,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全面涵盖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包括了很多内容: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当前,无论是出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还是着眼于维护我国战略利益以及社会的安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内外平衡的开放式经济体,已成为当务之急。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将调结构作为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调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主要途径,而调结构重在发展第三产业。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意义重大。首先,第三产业是连接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第三产业具有生产与消费统一,点多面广、小型分散,易于吸纳劳动力的特点。第三产业可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对就业的贡献率在70%以上,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就业贡献率也非常高。在现实情况下,第三产业对解决就业、开辟市场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其次,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产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体现出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以及结构优化能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再次,第三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最突出的标志之一。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而第三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产业,它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实现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指标要求的产业;另一方面更是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途径。所以理应成为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笔者以为,发展第三产业需要走跨越式道路。
首先,要采取分类指导和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新的一年里,政府应根据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经营管理、盈利水平等因素,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科学地确定第三产业的行业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综合第三产业中的行业区域比较优势,寻找和培养那些具有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的行业作为发展重点。
其次,坚持产业转换序列的优先化模式。也就是既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努力实现三大产业转移的依次推进,使第三产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水涨船高”;更要跨越产业更替和转换的梯度序列,力争形成以第三产业率先起飞的态势,携带整个经济的发展,从而把第三产业的发展定位在较高的起点上。
再次,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当今世界,电子计算机在第三产业的渗透最为广泛,第三产业已成为拥有计算机最多的部门,由此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所以,要加大第三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明确科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远期目标和近期重点。当前的主攻方向,除了努力实现城市交通通信的现代化外,还要加快电子计算机在商业外贸、金融保险、信息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
另外,资本市场要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类三产企业资源与资本市场有效融合,推动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第三产业创新体系。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