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破发潮往往出现在熊市,然而,在探讨本次新股破发的原因时,市场一致将过高的发行市盈率视为“原罪”。一些创业板的股票发行市盈率高达一百倍,也就是说,企业一元钱的价值,股民们要花100元去投资。如此高的发行价,被人们称之为“市梦率”。新股发行是否已经疯狂?
1月28日,中国西电上市首日即告破发,为机构高价定价买单的散户打新资金全部套牢。
网上的股吧里写满了股民的无奈,“一重二重重重破发,南车北车车车抛锚,大盘小盘盘盘跌价,新股老股股股圈钱,大非小非欢乐套现。”
A股市场新股破发潮扑面而来,1月28日,大盘股中国西电上市首日宣告破发,这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第一次出现首日破发。2月2日,二重重装再次首日破发;3日,中小板新股高乐股份也难逃开盘破发的命运。据统计,这3只破发股票套牢近百只基金,浮亏4700多万元。
截至3日收盘,上市后不久就跌破发行价的次新股已多达15只,既有中国中冶、中国北车等大盘股,也有巨力索具、洪涛股份等中小板股票,发行市盈率居高不下的创业板股票也难以幸免,星辉车模、台基股份率先破发。一二级市场无风险套利神话终结。
是谁终结了“新股不败神话”?新股破发应该成为常态吗?
机构定价散户买单打新受挫
“打新也亏钱”,最郁闷的是成千上万的散户,本来在二级市场与机构博弈就很难赚到钱,指望在一级市场有点收入,现在连这条路也行不通了。股民小王说,“我花了五十万元打新才中了一签中国西电,这中签率好比中彩票,首日破发没舍得割肉,第二天亏了120多元卖了,要是不卖现在亏得更多。”
如今,沪市A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20倍左右,破发股大面积存在。2007年发行的中国石油、中国太保等多年躺在发行价之下。“原来要动用巨款才能中签新股,现在二级市场有的是便宜货,随时可买到破发的新股,比中签的还便宜,傻瓜才去申购新股。”一位股民如此评价。
据腾讯财经的调查显示,66%的股民表示不会再参与新股申购了,49%的股民认为新股发行制度急需改革。
按2月2日收盘价计算,破发的上市公司已令网下申购的机构亏损15亿元。“现在,大家都能看到,新股申购回报率越来越差,我已很久不参与新股申购,尤其不参与大盘股的申购。因为在这个制度下,我们参与申购越来越被动,经常是别人干了‘坏事’,我们来买单。”某基金固定收益部负责人坦言。
扩容声声急 价格节节高
新股频频破发一般出现在熊市,且多为市场底部。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的破发潮并不能说明市场处于底部,而是发行本身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盘跌,但是新股扩容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放慢,尤其是今年1月IPO反而明显加速。统计显示,1月份A股市场共发行新股36只,以1月份20个交易日计算,平均每个交易日就有1.8只新股发行,创下了股票市场近13年来的新高。而自2002年至2009年,8年间1月合计发行新股只有36只。2月份,新股扩容的速度仍未降低。2月1日,一只大盘股和3只中小板股票同日申购,扩容速度之快让人吃惊。如今,新股的招股申购日期已经满满地排到了春节前,加上不合理的新股发行机制,过高的发行定价让“稳赚不赔”的打新风险显现。
在寻求新股破发背后的原因时,市场几乎一致将过高的发行市盈率视为“罪魁祸首”。而新股理性定价,不仅关系到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对于参与网下询价的机构而言,也关乎其打新的成败。业内人士指出,网下申购的机构账面亏损,实乃询价机构自食其果。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