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张亚勤的棋道与商道
来源:英才  更新时间:2009/6/15 11:23:42   
>> 相关新闻链接
·邵亦波:只有创业最有激情 ·史玉柱:我的成功不是靠忽悠
·王永庆:幕僚管理制度 ·周海江:如何构建品牌
·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我如何工作 ·郎咸平大骂中国企业家只会赚钱
·俞尧昌:格兰仕公司管理之道 ·丁威:A.O.史密斯公司管理之道
·柳传志:伟大者在于管理自己 ·丁磊:互联网得靠人才与自主创新

    “棋盘上的边边角角算什么?中央才是浩瀚无际的天空。”武宫正树的这句话在围棋界出了名的。武宫那种坚守信念的执著让人崇敬。

  喜爱围棋的张亚勤最爱武宫正树的棋风,问他为什么?他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武宫追求的是下棋的境界,而不是一盘胜负这么简单。

  棋道即商道,张亚勤说围棋对他最深远的影响是:不再紧紧盯着眼前的几步棋,有时为了全局的胜利,牺牲局部的利益也在所不惜。不知道张亚勤在围棋上的造诣如何,但作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领军人物,他在科研上的造诣是显而易见的。他是数字影像和视频技术、多媒体通讯及Internet领域的世界级专家。

  12岁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神童;23岁,在美获得博士学位;31岁就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8岁当上微软全球副总裁,临危受命前往总部掌管移动及嵌入式产品线,并在短短两年间确立了微软在手机操作系统第一阵营中的地位。这一事件被业内分析师称为一个“分水岭”……这样一些辉煌的经历,注定他的锋锐,可祖籍山西的他偏偏最欣赏晋商的藏锋哲学。

  “藏智而近拙,藏巧而近朴;藏富而不奢,藏势而不妄。”这或许就是张亚勤执著的心中之道。

  从1999年1月张亚勤加入当时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首席科学家,他布局的一招一式只有一个目标:从零做起,把它变成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院长。3年后,微软亚洲研究院被《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选为全球最引人瞩目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院。

  7年后这盘棋已胜势在握,2006年1月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成立,张亚勤出任集团主席。在不久后发布的微软Vista操作系统里,就已经闪耀着来自中国的智慧。此刻,他对中国的期许又上了一个层面:借助于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集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和战略合作一体的研发链条,他希望将来微软中国的研发团队做出的技术或产品,能够更多地影响整个世界。

  人才观:见好就收

  只要张亚勤看上了,他就会在看似和风细雨的谈话中掳获对方的心。

  在张亚勤宏大的理想背后,一个强大的依托就是人才。当他从浙江大学的演讲台上走下来,人力资源部的同事立刻上前,与他轻声地耳语。原来,人力资源部几天前在浙大做了一个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推广活动,其间发现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但他是杭州人,不愿意离开南方去北京工作,你能否抽时间和他聊一下。”张亚勤此次带着手下的精兵强将来到浙江,一系列的日程将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忽然他发现第二天的早餐时间没有活动。

  于是,第二天的清晨,张亚勤和那位浙大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场对话。张亚勤从微软的文化,中国研发集团的前景,一直谈到人生理想。短短的一个小时吃早餐的间隙,张亚勤又将一个具有很高潜质的人才收归编下。

  就如同围棋的力量来自棋手内心的张力和个性魅力。“他像是一个粘合剂,”张亚勤的许多同事这样评价他,从某个IT领域的世界级大腕,到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只要张亚勤看上了,他就会在看似和风细雨的谈话中掳获对方的心。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当1999年张亚勤刚回到国内时,他就盯上了张宏江。“我们在一个国际会议上遇到,亚勤问了我一些问题,我就知道他想让我加入微软。”

  因为是微软,因为是北京,张宏江离开了工作五年的惠普研究室。当时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只有十几个人,“许多办公室都是空着,(李)开复和亚勤让我看上哪间办公室随便挑。”原来只打算回北京两三年的张宏江,一呆就是八年。

  雇最好的人,一直是张亚勤的理念。“我希望能给这些聪明人充分的自由度,发挥他们的智慧。”
 
 
 领导力:一块白板

  亚勤会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将问题一个个分解,不知不觉中找到症结所在。

  “你见过张亚勤发火吗?”如果拿这个问题问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员工,估计回答“见过”的人无异于中了彩票,即使是高层团队也几乎没有见过他动怒。

  “他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周围的人。”他几乎从来不发号施令。大部分时间,你见到的张亚勤都是安静温和的,耐心地听别人讲话,即使他有不同的意见,他也会很委婉地说,“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是这种情况,你该如何解决?”

  如果从张亚勤的嘴里蹦出“我建议你……”这就说明他已经相当不同意这件事情。

  总裁助理兼战略总监芮勇至今还记得一件事情。2006年,在微软总部有一个最新技术的“秀”,芮勇陪张亚勤一起去参观。

  当走到一个展台时,张亚勤发现这是当年自己曾经直接领导的多媒体团队,项目是在有无线网络的区域,改用无线网络传递声音。由于无线网络一般传递的是数据,传递声音时容易出现滞后,尤其是当从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时。

  (亚勤发现研发人员对信号的传递考虑得很多,但对于手机的电源消耗却考虑得不够)他说,“这个项目挺有意思,但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不按摩尔定律发展的是什么?是电源存贮。也许你们得多想想这个问题。”

  类似这样的启发性思维总是更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为在张亚勤看来,“如果任何事情自己都想控制,想要驾驭,本身就已经错了。”



责任编辑:cprpy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