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通天下”的理想
要理解马云这个人,只能从他做的事入手。
他总是被浓墨重彩地刻画和被极端地解读,不是当作商业偶像来膜拜,就是被鄙为“超级大忽悠”。这个长相好似ET、不按常理出牌的小个子,总是以噱头和争议性话语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想,一个人做成了一些别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这就不能叫忽悠。”淘宝副总裁路鹏这般谈起对老板的理解。身为硅谷“海归”的路鹏于2007年加盟阿里巴巴,他承认,自己的确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来适应这家风格独特的公司。
互联网从来不缺各种新奇、宏伟的概念。当2008年9月,马云抛出豪言动用50亿启动所谓“大淘宝”战略时,没多少人把这当回事。然而,一年多来,这个看似海市蜃楼的蓝图,如今正日益清晰地成为现实。
谁都预料不到淘宝网的今日格局。2003年,为了牵制易趣围攻阿里巴巴的B2B(企业对企业)业务,马云秘密进军C2C(消费者对消费者)市场:八号人一杆枪,于是各自以《鹿鼎记》里韦小宝和他7个老婆在通吃岛上为情景,你来我往地做起了小买卖。
依靠免费策略,淘宝很快击败了已如日中天的易趣。2005年起,淘宝已是亚洲最大C2C网购平台,独立出来的支付宝也占据了第三方支付的老大地位。
按马云的构想,淘宝要做开放的大平台,由单一的购物网站转型为电子商务的服务提供商,为上网的B和C提供“水、电、气”等基础服务。企业可以选择到淘宝开店,也可以自己开网站,“我们提供IT支持,把核心服务:用户管理,商品管理、交易管理、支付、物流、服务评价体系做成模块化和标准化,提供给企业使用。”
具有煽动力的马云由此描绘出一个能唤起热情和理想的“大使命”——通过平台,淘宝帮助中国企业扶植品牌,帮助中国企业从外贸转内贸,推动中国经济进行结构转型。
成为马云重点推广的“先进人物”后,斯文白净的余启明现在要忙碌的事很多:参加网商大会、为网上创业新手支招论道……
余启明的父亲老余老板80年代在无锡创办一家日化工厂,如同浙、粤两地无数的民营制造企业一样,走上了为国外化妆品品牌提供原料和代加工的道路。受制于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涨价,余家的企业也没躲过2007年外贸出口的寒冬。
余启明不甘心重走父辈OEM(也就是贴牌生产)的老路。可是,打造一个化妆品品牌在渠道和广告上的投入,是他这样的民营小企业根本无法想象的。他尝试通过网络来建立自己分的销渠道,2008年投入十几万在淘宝发展两三家代理商,到2009年3月,代理商已达400多家。
如今,“植物语”已是著名的网货品牌,女孩们都知道那是一家替某某大牌化妆品做OEM的,在淘宝网日均销售额已超过万元。
比起余启明的成功故事,更让阿里巴巴员工们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是,马云提出“要成为未来商业文明的缔造者”——打通传统经济中的产业制造链和商品销售链。路鹏称之为“协同商务”,以区别于第一代电子商务。
他曾和合作伙伴融资500万美元在硅谷创业,“可惜当时的外部条件不成熟。”在马云手下,路鹏看到了实现自己商业理想的可能。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