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18天,众力回天。像所有的惊险故事一样,时间越短,变化越繁,之后被回忆的价值就越大。
徐及其幕僚分析了三方所面临的选择。北汽的目标没有变,要获得萨博的技术知识产权。萨博即将破产,资金是第一需求。瑞典政府和通用不希望萨博破产,否则工会将带来巨大的麻烦。萨博是通用的全资子公司,但是有一个独立的董事会。北汽打算购买的部分技术属于萨博而非通用。北汽决定前往瑞典说服萨博董事会。
11月27日,以北汽研究院院长顾镭为首的海归派“先遣队”到达瑞典。徐说,他们所持皆为美国护照,无须签证,不然良机尽失。在徐的语言里,“先遣队”“哗地”过去了。北汽的收购方案由与科尼赛克协议中的建合资工厂(按徐的说法,其时单买技术萨博“打死也不会给”)改为直接购买部分技术的知识产权。在徐、汪等人的讲述中,萨博和瑞典政府似乎被破产阴影弄乱了阵脚,他们完全同意了北汽的方案。萨博董事会表示要在11月29日之前签订技术转让协议。
“先遣队”通宵达旦工作48小时,约含14个文本的协议签订。接着,他们要等待通用董事会、美国财政部、瑞典政府、萨博董事会、北汽控股董事会、国资委及相关部门的批准,其间变化随时可能发生而且无法控制。12月4日,在北京,徐和谊为北汽取得了中国银行北京分行200亿元的授信额度,从中当可窥见政府对此的态度。12月6日,合同签署,定于12月11日交割。
汪大总说,北汽要从萨博运回3.5吨技术资料。他与北京某物流公司总经理前往瑞典指挥运输。北汽最害怕的是引起萨博工人对此交易的抗议(上汽与韩国双龙提供了教训),徐和谊甚至担心资料可能在海关被扣。12月13日,资料安全运抵北汽总部。
汪称自己曾四天四夜未睡。12月9日,我们见到的徐和谊,哈欠不断。
“自主品牌有时候听着好像很空,其实不空,过些日子你们听信儿。很快。很大一件事儿。”徐和谊对《中国企业家》说。徐对萨博寄予重望,声称基于萨博技术的“北京牌”乘用车将在两年内上市。在上汽、一汽、东风相继推出自主品牌乘用车之后,徐的焦灼可想而知。
北汽2亿美元购入了萨博3个整车平台、2款发动机和2款变速箱的技术所有权,包括萨博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北汽将使用萨博的供应商体系,萨博有责任帮助北汽将此技术移植到北汽的自主品牌中(2010年1月上旬萨博相关团队将到达)。据此,徐和谊认为这一交易“捡了便宜”且开中国汽车业并购先例。
而对于与萨博同时发生的另外一起并购,徐及其下属都不愿多谈。2009年5月21日,在通用宣布的欧宝竞标截止日后一天,北汽向通用递交了标书。
不久,有国内媒体批评北汽此举“是一个极其恶劣的举动”,同时指责在中国汽车业迈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时刻,“总是有一些目光短浅、手段难登大雅之堂的厂商,冒天下之大不韪败坏中国汽车业的名声。”文章最后提醒,“‘徐和谊’们当自重”。
这篇用语不凡的文章是否有背景不得而知。至于北汽为什么要在截止日之后投标,汪大总表示“没办法透露”。
“这是国企的一个特点,”他对《中国企业家》说,“受内部和外界影响因素都比较大。”他将北汽参与的这两起并购做了比较,认为竞购欧宝失败在于“我们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仓促应战”。
北汽内部一位知悉内情但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欧宝与萨博虽然都在通用旗下,但徐和谊对它们的看法迥然不同,徐很有战略眼光。(竞购)欧宝不是他的主观意志,他并不感兴趣。非要让一个中甲的队伍跟中超的拼,不是一个重量级,能比赛吗?徐很清楚,但是身不由己。”
汪大总为我们讲述了北汽如何“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他们全力以赴。他们虽败犹荣。“现在看来,”汪说,“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最好不做。没做成实际还是对的。”
徐和谊对此的不满在于,“外国人出了很多难题,甚至‘耍猴儿’,不是对我们,也想耍我们来着,我们不干了”。徐认为,北汽是主动退出竞购而非被淘汰,“不卖知识产权我们去干嘛?”事实上,买不到欧宝的知识产权徐早就知道。他将购得萨博技术称为“阴差阳错”,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谁卖你知识产权呀?”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