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2009年即将过去。对中国的关键性支柱产业来说,今年最重要的关键词有三个:振兴规划、集体出海和行政性重组。
十大产业齐振兴
2009年,面对百年难遇的危机,中国政府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挽救力度。除了4万亿元的巨大投资,产业振兴规划成为了企业度过危机的信心所在。
不可否认,国务院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十分及时,然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也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如房地产行业,本来就已产生较大泡沫,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形成了席卷全国各地造“地王”运动。许多国有大型企业加入到房地产开发大军之中,中国的房价成了“全球之巅”,这极大地危害着中国经济未来的成长空间。
行政性重组最流行
9月,虽然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一万个不愿意,日照钢铁还是遵照山东省政府的意见与山钢重组合并。同样在2009年,产煤大省山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煤企重组运动,内蒙古、河南和山东等省纷纷派代表来山西调研取经。
近年来,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下、重复建设、事故不断等问题,国内对钢铁业和煤炭业进行重组的呼声很高。但钢铁行业的重组一直难以推动,与此同时,各地纷纷推行本地区范围内的钢铁业重组,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钢铁航母”,却造成了两大后果:重组后的企业大而不强;国进民退似乎成了一种潮流。
煤炭业的整合资源是大势所趋,但“国进民退”一方面会造成资源垄断的进一步加强,从而终端消费成本上升成了“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在强制性行政重组过程中,如何保护“弱势群体商人”的利益,也成为政府科学执政的一个考量。
集体寻矿受关注
2009年,中国企业集体海外找矿成为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但回顾以往数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演绎了一出又一出的悲剧。特别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失败,中国铝业195亿美元注资力拓不成功,深深刺激了中国企业和中国民众的敏感神经。
尽管今年中国企业集体出海总算改变了以往失败的形势,但在高兴之余仍有担心: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但许多并购往往是中国企业之间的PK,内耗严重。中国能源企业如何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海外并购,这不止考验着中国企业,也在考验着中国政府。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