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务院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李毅中称,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不含3130万个体工商户),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测算,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
职位变换了,说话也总算变得公道。当初李部长领导国资委的时候,这样的评论不会轻易说出口。中小企业的贡献和价值,早有定论,变化的是大与小的问题,不是有和无的问题。特别是今年前十一个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4.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近70%,同比增长12.3%,为全年实现“保八”目标做出重要贡献。不仅如此,量大面广、占用资源比国有企业少的中小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也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小企业的成绩单受到肯定的同一天,全国中小企业工作座谈会上透出好消息,以十六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将于近期成立。据悉,这一次的领导小组可谓阵容强大,国务院一位副总理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涉及的部门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央行、银监会、税务总局、证监会、统计局、质检总局等。显然,国务院成立这样具有针对性的领导小组,意在便于部门间协调,形成合力支持中小企业。
而此前,中央政府今年已经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将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到了战略性高度。明年还将出台具体的配套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这一次,国家是真的希望对中小企业进行贴身照顾。然而,我们依然不敢过早乐观。这是因为,从制度环境上来看,国企既有的垄断局面依然坚不可摧,国企不但拥有行政垄断权,还拥有资源垄断、价格垄断、金融垄断等权利。这样的局面决定了与国企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平等地与国企竞争。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中央过去出台过促进非公经济的“36条”,之后又加了“29条”,最终仍无法促成平等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
我们由此可知,对中小企业的贴身照顾,无法打破国企垄断的固有局面。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法制的层面上来通盘考虑,才有成功的机会。
智联招聘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企的加薪幅度高达14.75%,这在所有性质企业中位列第一。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在2009年“大学生最佳雇主”前20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油、中国工商银行等均在其中)中,国企的数量一举超过了一贯强劲的外企。而来自麦可思的调查显示,当下国企招聘员工比例占今年已签约本科毕业生的33%,与过去两年20%左右的数据相比,今年的数据增长堪称迅猛。
我们用膝盖去思考都可以知道此中缘由:自去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无论是银行的信贷扩张还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国字号企业均被认为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在新一轮资产重组和并购的狂潮之下,其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理所应当。
国企的优势基于哪里,中小企业的“气”短在何处,难道还有谁看不清楚吗?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