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聚焦“低碳”一词,相应地“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概念愈发火热。
究竟该如何通俗地理解“低碳”一词,我市做着怎样的努力,今后又将如何付诸更多的行动?本报记者进行了一番深入采访。
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 在我市为“一减一增”
“低碳经济,包含的面很广,就我市来说,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减一增’,减,主要是指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增,主要是指增加森林碳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多植树造林,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开门见山地说。
他进一步解释,单从“减”方面来看,又包含很多方面,主要可以从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来分析。转变发展模式就是要将过去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发展模式。我市2006年启动建设的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就是这方面典型的有益探索。还有,我市今年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六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里“振兴”是目标,而“调整”是手段和方式,如何调整,总的意思是强调要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上一些这样的“低碳项目”。转变生活方式就是要倡导人们节水、节电、节纸,少产生垃圾,旧物利用,多用购物袋,倡导步行、骑车,多乘公交少开车等等节能环保生活方式。
减碳 我们一直在行动
减碳,首当其冲的是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减排”。而“节能减排”这个词汇对我们来说早已耳熟能详,我们的城市也早已付诸行动。
我市也是一座享誉国内外的新兴工业城市,不可避免地成为煤炭消费“大户”,但近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提高煤炭利用能效和洁净水平。
“从2003年开始,我市就开始推广使用优质低硫煤了,这种煤含硫量低,能够使煤燃烧充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用煤量也大大减少了。”市工信局一位低硫煤推广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刚开始时,人们普遍不太愿意使用低硫煤,认为“增加成本”,他们就采取了强制推行的办法,后来,随着发展,一方面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另一方面,所采用的设备也适应了低硫煤,而且现在来说使用低硫煤的成本比普通煤高不了太多,加上这种煤烧起来发热量高,用量减少,相应地运输成本等也降低了,综合效益好,人们普遍愿意使用了。目前,我市的城中村小散户、小锅炉基本都在使用低硫煤,工业企业也逐渐提高低硫煤的使用比例,重点企业一般都达到了40%以上。
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为了“减排”,我市这几年还大力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最典型当属鹿泉市。在今年3月31日,该市仅剩的长城水泥厂、巨牛建材厂等7家水泥企业的10条机立窑生产线被关停拆除,比原计划提前了21个月。至此,鹿泉市存在了40余年的水泥机立窑生产工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工艺在鹿泉市水泥行业应用率达到100%。
按照有关部门年初制定的计划,2009年,我市继续加快电力、建材、焦化、造纸等重点耗能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步伐。计划年内淘汰小火电装机容量11.6万千瓦、水泥落后产能222.6万吨、焦炭落后产能40万吨、造纸落后产能0.3万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