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低碳经济 我们如何付诸更多行动
来源:石家庄日报 更新时间:2009/12/16 9:14:12   
>> 相关新闻链接
·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流疗效确 ·石家庄各超市整合配送中心推进农超对接
·石麦15号中试成功 ·吉峰农机 创业板隐形冠军
·张泽民 追赶百丽 ·车建新 美凯龙资本雄起
·金鑫 迪信通转型 ·陈晓反思国美
·张近东 苏宁扩张 ·宋志平:国药寻魂

  交易双方和环境的“三赢”

  关于碳交易的作用,市环保部门人士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对空气污染控制的决心很大,但效果不佳,成本效益很不划算,且低估了负面的经济后果。

  到上世纪80年代,政府将市场机制运用到了排污控制领域,开始对各企业各排放口的排污量进行核定,并允许各排放口间可以调剂,改变了过去强制要求企业对每一个排放口都必须采用规定的处理技术的管制,减排成效明显。随后,这种内部减排的成功经验,开始向企业间扩大,成为各地建立排污交易系统的雏形。

  “这体现了碳交易的本质和作用。”这位环保人士说。他说,减排的实质是能源问题。目前,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采用了大量新的能源技术,因此进一步减排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效率较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的成本不同,形成了价差,碳交易市场应运而生。

  专家指出,通过碳交易,发达国家可以降低履行减排义务的成本;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减排成本低的优势,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环境而言,可以在保持较低减排成本的前提下,使全球实现共同减排的目标。

  我市企业还没有过碳交易

  12月8日,4家重庆企业因承诺减排二氧化碳,从一家名为益可环境国际金融集团的碳交易商手中获得5094万元。这也是重庆企业做成的第一批碳交易生意,承诺减排量总计55.9万吨。

  在国内其他省市,特别是南方地区,像这样的碳交易正在逐步增多。从2008年7月份以来,我国也相继成立了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交易机构,碳交易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之一。

  专家认为,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在迅速壮大。一些来自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和再生能源等行业的企业,正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从发达国家引入先进技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目的。同时,将减排后富余的排污额度,出售给国际碳交易商,从而获得利润,降低减排成本。

  我市的情况如何?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遗憾地表示,目前我市还没有一家企业进行过碳交易。他指出,由于企业缺乏发展清洁机制项目的意识,致使碳交易资源浪费严重,不少可以进行碳交易的项目,由于意识薄弱而失去了价值。他建议,有关部门在项目核批时,应告知企业有关碳减排交易的情况,避免资源浪费。

  同时,对企业界进行碳减排、碳交易、碳金融市场等相关理念的宣传,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进一步运用新技术、采取新措施,挖掘新的碳交易资源,引导企业向新的工业节能、城市低碳发展等领域开发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

  “低碳”将是一道生死关卡

  “碳交易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惩罚排放,而是给减排者以激励。”市环保专家说。他说,建立碳交易市场体系后,减排的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以提高其减排水平和积极性;而购买指标的企业,则更有压力、有动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市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碳交易的规则,并在积极探索碳交易的可能性。还有环保专家建议,可以建立一个买卖排放指标的区域性平台,把排放温室气体的指标分配到各企业,如果超标排放,则通过这个平台向其他拥有剩余排放指标的企业购买,进而控制区域内的排污总量。

  目前,我市正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进行污染源普查,并进一步核定企业的排放总量,搞清潜在的碳资产、碳覆盖等“家底”。市环保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今后如果开展碳交易活动,这一普查结果将成为交易的标准之一。

  “碳交易最终实现的是减排,而企业的减排和发展之间,是不存在根本矛盾的。”市环保部门有关人士说。他说,对于可出售碳排放权的企业来说,由于其拥有低碳生产技术,今后当强制减排成为普遍政策时,便具有明显优势。

  反之,如果企业对减排持有排斥心理,那么在不远的将来,吃亏的肯定是企业自身。据了解,目前在国外,行业标准只掌握在10%的企业手中,一旦他们建立起“低碳”标准,不能达标的企业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