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策略须考虑多重因素
直接降价风险最大。
进行产品组合是规避直线降价的好办法。
企业在针对特定产品进行重新市场定位时,千万不能沿袭以前的产品和品牌,否则会击溃原来固有的一线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降价永远是企业不敢面对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小企业,缺少了规模优势,成本结构不允许它以降价来发展。“这类企业是绝不能降价的,而是要寻找其他路径。”王佳茜说。
可以发现,在国内,行业里的领军企业并没有横跨到每一个细分市场。国内的企业通常会用一个产品、一套服务系统去面向所有的消费者,这时就带给小企业开拓细分市场的机会。
“企业要找到对产品最敏感的消费群体,然后避开这部分市场,用一个不同的切入点,进入到新的市场,从而回避直接降价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王佳茜认为。
同时,在细分市场中要找到真正受众群,了解他们希望通过产品获得什么体验,再把消费者购买体验划成不同部分,找出每部分的价值衡量尺度,根据系统来进行综合性定价。
不同的行业和产品,降价的策略也不同。“有些企业的产品是处于消费者购买的临界点,可买可不买的情况下,消费者大多选择谨慎,因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这类企业必须要降价。”
“降价的风险非常大,一般不建议企业采用直接降价的方法。”王佳茜说。
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包装,降低企业成本。一直以来,星巴克就有着不允许降价的规定,但由于它很多店面在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营业额直线下降。但它并没有选择零售价直降,而是推出了“经济危机超小包装”和“速溶体验版”的新产品,价格和成本同时降低,也没有违反不能降价的政策。
“前提是要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到顾客希望降价的原因。”王佳茜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进行产品组合也是规避直线降价的好办法。将企业现有产品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布局,根据市场状况推出组合式产品,一方面可以将企业的滞销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出更多新的产品结构。
据了解,很多家电企业是通过家电下乡进行降价销售的。由于农村的消费水平还不高,为了不影响品牌,很多企业愿意把降价行为用在农村市场。
王佳茜认为,企业在农村市场,千万不能沿袭以前的产品和品牌,否则会击溃原来固有的一线市场。企业在更换细分市场的同时,品牌和产品定价也必须与之相呼应。这样不但会保护原有品牌和消费者为核心,又能保证企业良性运营,当然,定价方案的实施是执行的过程,所以,企业对内外部管控要有严格的规范。
比如,很多企业在决定产品价格后,只向下游灌输,并没有回馈下游的情况,造成流程中出现许多误差。这时,企业需要在经销商的终端建立一套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定期收集价格和销量之间的信息,再与竞争对手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时,没有真实数据。其实公司的客户代表每天会抄许多数据,现在只是找一个专业部门来收集分析。”王佳茜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