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看了别人练把式,到自己舞枪弄棒,这中间还有一段路要走。
理想远大,目标清晰,但是究竟走何种路径却并非一目了然。“这十年就是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纠偏的过程。”
吴健民坦言,创业之初,自己对于舒朗要以何种模式发展,这种模式是否可控,并非成竹在胸。
如果一个人当初没走过弯路,不管他是企业家,还是知识分子,他就不知道真正的路在哪里。当最初一批标记为“舒朗”的女装出厂后,遭市场冷遇。当此时,舒朗必需把资源尽可能地投入到产品研发和生产。
“青岛人不认可我,济南人不认可我,北京人连看我都不愿看我,烟台人都不愿看我。”更为“残酷”的是,就连烟台三站批发市场这样的地方也不以为然。
挫折?迷惘?自我怀疑还是?
“事经十年,做企业不走弯路的人,要么是超幸运的人,要么是超理性的人。我感觉我不是一个超幸运的人,我更多的是一个理性的人,我看问题可能更理性。”
一个月后,吴健民想清楚了,他是在对牛弹琴。当然,这也表明他还得继续探索。他把设计搬到中央美术学院,然后把其产品推向服装博览会,得了金奖。这就渐次打开了门路。
创业艰难。在吴看来,这种困难在于建立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另一方面,“真正的大师是像齐白石画虾一点点画出来的”。要想做精品,做艺术品,做文化背书的产品,就必需要经受住考验。
吴健民对品牌的理解是“放心”:“对一个品牌的放心,仅仅是因为广告吗?仅仅是因为策划吗?仅仅是请一个什么知名人物来演绎吗?”
舒朗最终选择为“懂得美却不愿夸张的知识女性”做衣服。这符合吴健民的自我认知,他是90年代人民大学的毕业生,自信属于“凤毛麟角”似人物。况且,毕业后,还做过党政干部。这是他的起点,也是他的高度。企业家的高度就是企业的高度,一个创业家的品味往往就是其产品的品味。
舒朗既然不能一下铺开,就只能自营。没有庞大的资源支持,那就从烟台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自助者天助之,机遇为有准备的人而来。很快,他就和一家商场谈妥了联合开店的合作。这种合作,一方面建立在理念认同之上,或者说,建立在双方企业领导者本身的认可之上;另一方面,双方各得其所,商场新开,虚位以待,需要商家支持。
这些努力当然还是局限于烟台,局限于山东,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做出了声势,加盟商不请自来就不远矣。
“我在开始没有能力的时候,就要借力打力,有能力的时候往前推进。开始的时候有代理有自营,逐步地弱化代理,强化自营,到现在还是强化自营弱化代理。”
这就是舒朗的“六加一”。
实业精神
舒朗走的路还真有点不同。外贸加工,它不做;特许加盟,它不做。对近两年来颇为流行的“轻公司”模式,也颇不以为然:“轻资产,摆脱加工业,这种理论所主张的都是错的。试想,都轻资产了,谁去重资产?谁去加工?难不成让法国人给你做衣服?你想得美!让越南人做,越南人总共几千万人,都干服装也做不出你穿的。谁做啊?”
说他为自己的模式辩护也可,说他落伍也罢。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就是那些所谓的轻公司已经开始自建生产基地,因为品质控制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当然,这包含了吴健民的实业精神,他对那种对为了证券化而证券化的做法很是不以为然,对那些整天大谈上市的知名职业经理人更是不屑一顾。他很直率。
“中国最需要扎扎实实搞好百废待兴的产业基础的人,而不是天天搞一些天花乱坠的新东西、新观点来忽悠人。需要不需要这种人才呢?需要,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全民推广或者是青年人都去追求的一种观点,我感觉这个是没有希望的,这是我不主张的。”
吴这种典型的实业精神并非特例。空调业的隐形冠军— 格力电器的董明珠就不止一次地提到工业精神:“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很多企业急功近利,目光比较短浅,简单用价格战,或者是跟渠道之间做一个交易,而来实现自己的利润。我们认为作为一个企业,不能沉浮于表面短期的行为,而应看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吴也是急功近利主义的反对者和批判者。舒朗的“六加一”,就是除了掌控加工制造,还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个环节。这打破了长期以来 中国服装行业大部分依托来料加工、一般贸易为主体的加工型体系。
“一开始你们做全产业链,这需要很多的资源来支撑?”
吴健民回应道:“全产业链很难,但是谁不是全产业链的,通用不是全产业链吗?全世界真正大企业都是全产业链。做局部的都是小企业搞配套的,我可不想给别人搞配套。”这个时候他率真得有点可爱,尽管他留着大胡子,剃个大光头,俨然一个艺术家。
显而易见,比起那些轻公司,小而全的全产业链影响了企业的成长速度。
“为什么非要实力强大?通用是走了一百年才实力强大起来了。改革开放才30年,刚开始自己做就想实力强大,两岁的孩子实力强大吗?德隆强大,基础没打好,倒了。雷曼(兄弟)强大,中信做衍生品强大,都出问题了。”
实际上,实业精神有的时候就是专业主义。十年,尤其是度过了最初几年,其声名鹊起之后,新的机遇新的项目该是越来越多。但是,吴健民坚持做女装,直到今年才推出其男装品牌。在这一点上,他保守:“你的定位就要适应你,按照你目力所及和脑力所及的定位是最科学的。不能按照一个你看不到,摸不着的,想象不出来的定位去做。”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的服装还早着呢!全世界服装做大了1000多个亿,我们才做几个亿。前面有标杆呢,如果前面就到10亿了,我也不干了,它们有1000多亿呢,1000多亿我奋斗一生也达不到这个目标,我为什么不去做?”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