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林艳兴、任芳)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明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均提高3分钱,同时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这是继今年初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最近国内肉、蛋、玉米等农副产品价格连续上涨后,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此前,我国肉价三个月上涨30%,鸡蛋涨到每公斤8元以上的历史高位,玉米突破每吨2000元大关。
国家此番调高粮食收购价再次引起人们对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关注。国家为何再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否持续?会不会拉动整个物价的上扬?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展开追踪,探寻这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来龙去脉。
农产品价格为何连涨数月?
近几个月来,国内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先后涨到近十年来的历史高位,猪肉、鸡蛋等农副产品价格也连月上涨。
记者了解,目前陕西关中地区的小麦价格已涨到近十年的高点每公斤1.86元;玉米价格涨到历史新高每公斤1.52元;江西稻谷价格经过前期下跌后已稳定在1.8元以上。
同期,6月份以来,北京石景山区一家菜市场的猪肉价格从每公斤14元左右连续涨到18元以上,鸡蛋从一公斤6元左右涨到8元以上。常来这里买菜的陈大妈说,最近每天买菜都担心肉蛋价格是不是又涨了,以前给小孙子吃的柴鸡蛋现在一个涨到8毛多,已经一个多月没敢买了。好在这几天普通红皮蛋又跌到了一公斤7元左右,心理才踏实点了。
据商务部监测,前期持续上涨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已从9月底开始回落,其中猪肉批发价下降0.2%,为15周以来首次下降。国庆黄金周期间,粮食价格保持平稳,食用油价格稳中有降,猪肉、牛肉、羊肉分别回落0.3%、0.1%和0.03%,18种主要蔬菜平均价格较节前一周下跌1.3%。而在8月份,这些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比前一个月上涨1.9%,其中猪肉平均批发价格、鸡蛋平均零售价格上涨了6.5%和2.7%。
“恢复性上涨”和“季节性波动”,是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对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所作的判断。他说,受消费的季节性影响,我国生猪、鸡蛋价格呈季节性波动,一般都是春节或者国庆涨一点,5月份达到最低点。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猪肉和鸡蛋价格的变化符合多年来我国市场的季节性波动规律。
“别看现在肉价挺高,其实养猪户刚刚保本,有点微利。”山东省滨州恒瑞达农业发展公司养猪场总经理阮新说,今年4月前后他养猪亏损严重,差点清栏弃养。近期生猪价上了每公斤10元,猪贩每天早晨都给他打电话要猪,他心里才有了底。
屠宰企业的日子也刚开始好过。山东泰安万宝隆肉联厂经理崔传太说,现在工厂日均屠宰量100多头,每头利润约20元,但屠宰量和每头猪的利润也只有2008年前后的一半,远没到行情最好之时。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这一轮我国农产品涨价呈现明显特点:销售环节有波动,生产环节不明显。长期从事生猪养殖的江西上高县养殖大户黎景阳甚至对记者表示,这一轮猪肉涨价持续不了多久,如果国家没有进一步的稳市措施,不排除重新跌下亏本线。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属正常波动范围。
农产品为何“增产涨价”?
分析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增产涨价”现象耐人寻味。一般而言,增产降价是比较普遍的市场供求规律,几十年前老舍的名篇《多收了三五斗》早就揭示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窘境。如今,农产品为何能“增产涨价”呢?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六年增产,早稻产量创出近八年最高水平。虽然8月份以来,东北和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但就全国而言,如果后期不发生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
在此背景下,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需求减少,去年底我国玉米、水稻等农产品价格一度大幅下跌,玉米价格一度跌至每公斤1.38元,水稻跌至每公斤1.6元以下。为此,国家在实施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同时,启动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临时收储,有效遏制了农产品价格下滑。目前,小麦、玉米价格已达到或接近历史高位,稻谷价格稳定在每公斤1.8元以上。
“今年早稻收成很好,但前一段卖价太低。国家8月份开始按一公斤1.8元收稻后,价格才上来了,估计今年卖稻收入能增加一些。”江西东乡县杨桥店镇农民何风龙刚刚到镇里粮管所卖完他的早稻,就对记者说起了自己的感受。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