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9月26日讯 “你是杨瑞法吗?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你写的关于宝钢的文章,谢总约你明天下午到公司来聊一聊。”
1999年4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时任宝钢集团总经理谢企华的秘书陈东彤,辗转找到我,开门见山地说。尽管陈秘书一再嘱咐:“没事,不要紧张”,但我还是有点忐忑。
此前的199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宝钢、上海钢铁、梅山三家钢铁企业(简称“三钢”)联合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刚刚在浦东隆重挂牌,媒体一片叫好。但1999年2月,我前往宝钢调查采访,却觉察到了隐忧。
如今,10年过去了,在这10年间,当宝钢收购重组新疆 八一钢铁、广东钢铁、韶关钢铁以及宁波钢铁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人们关注时,上述一幕就会在我脑海里浮现。因为,这是宝钢历史上的首次联合重组,当时宝钢员工甚至抱怨:“这是桑塔纳拖大平板车,有可能把宝钢拖垮。”
并非“强强联合”
接到陈秘书电话翌日,我便前往宝钢集团总经理的办公室。虽然这是我与谢企华的初次见面,但她的平和、坦诚使我的顾虑彻底打消。谢企华仔细倾听了我的意见,交谈中,人称“铁娘子”的谢企华,脸上竟也飘过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愁云。
宝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12月23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翌日,尽管围绕“中国要不要建宝钢,能不能建宝钢”的争论仍不绝于耳,但在上海宝山的长江边上,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宝钢,终于打下了第一根钢桩。
1998年,宝钢已经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大哥大”:自1985年9月投产以来的13年间,宝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14.41亿元,利润230.17亿元,上交利税246.66亿元,总资产达到970多亿元。
然而,经过多年连续高速发展,宝钢压力逐渐显现。1995年以来,在销售额相近的情况下,宝钢利润指标逐年下降:1996年,实现利润31亿元;1997年下降到22亿元;1998年仅为10亿元。1998年上半年,宝钢的出口一度受阻,出口量落在国内几大钢厂后面,甚至国内市场也出现了“等米下锅”的情况。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钢铁航母——宝钢集团浮出了水面。
然而,新组建的宝钢集团虽然在规模和技术实力上达到了航母级别,但三家成员企业的发展却很不平衡。例如,上钢虽能生产1100多个品种的钢材,但大部分产品档次低,成本高,供大于求,经济效益逐年恶化。1998年,上钢生产钢材543万吨,约为宝钢产量的74%,但实现利润仅为宝钢的10%,而且这1亿元利润只是上钢系统账面数字,若剔除调整因素,仅上钢一、三、五厂实际共亏损9.95亿元。
此外,上钢和梅山,尤其上钢的设备和工艺老化问题当时已十分突出,据专家估计,对上钢和梅山的改造约需上百亿元的资金。但两个企业经营亏损,债务沉重,完全无力进行更新改造。
与“钱从哪里来”相比,“人往何处去”更令宝钢集团的决策者们劳心。拥有十万大军的上钢冗员众多、劳动生产率低下,而旧工艺、旧设备的更新改造将使大批职工下岗或转岗,宝钢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人员?
“三钢”联合虽然仅4个多月,但宝钢领导层显然感受到了这一串沉甸甸数字所带来的压力,他们希望有一个合适的管道向国家高层反映“三钢”联合后宝钢所面临的困难,并希望在政策层面获得国家的帮助。而我的报道适时地发挥了一个管道作用。
“要按市场经济原则操作”
然而,“三钢”联合是国家重大决策,因此,尽管宝钢领导层面临巨大压力,但他们明确表示,一定要把联合的事办好。
与此同时,宝钢渴望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帮助其走出困境,如“给予宝钢兼并劣势企业的优惠政策”,“下岗人员的安置资金应按照企业、社会、财政各负担三分之一的办法予以解决”,“上钢和梅山现有的巨额债务,由国家牵头与债权单位共同协商,将债权改为股权,帮助它们起死回生”等。
6年后的2005年7月21日,我又一次对已担任宝钢集团董事长的谢企华进行了专访。我们提起了“三钢”联合,谢企华告诉本报记者:“宝钢与上钢、梅钢重组以来,我们一直在进行内部整合和老企业的改造。员工总数从176000多人减到现在的90000左右,技术改造投入了几百亿元的资金。如今被重组的老企业已经脱胎换骨。”她强调,“只有把原来的联合重组做好了,我们才有力量进行新的兼并与重组。”
在这次采访中,谢企华为宝钢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宝钢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干3000万吨,看4000万吨,想5000万吨’。去年,宝钢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2100万吨,‘十一五’规划我们将实现3000万吨的目标。”而谢企华的继任者徐乐江则提出:到2012年,宝钢要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达到500亿美元以上,利润总额50亿美元以上。
如今,我常常想,如果没有10年前的“三钢”联合,或者当初的“联合”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今天宝钢的发展会是怎样一个情景?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