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地方政府而言,是投资拯救了2012年。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地方扩大投资规模带来了“稳增长”的最终成就。2012年,多数西部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20%,贵州甚至达到53%。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17.8%、25.8%和24.2%。这带来了亮眼的成绩:尽管实体经济面临最困难的局面,但各省GDP仅是小有下降。
不过,预定中的大项目投资并非一帆风顺。本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各省市,重点项目却未按时开工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如此,投资的大幅增长也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眼下,十八大之后的第一届地方两会大多已结束,其描绘出的投资图谱之壮丽,丝毫不输于前几年。仅西部地区,就涌现出远超4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城镇化似乎加大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信心。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不得不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警告“要警惕投资过热”。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也表示,要防止投资冲动引发各地建设“一哄而上”的状态。
计划不如变化
去年下半年发改委集中批准了25条城轨规划,成为了保证重点项目投资和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重点规划2012年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2012年7月,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在作《关于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年内将开工建设地铁16号线、丰台火车站等一批重大工程。不过,到了今年,地铁16号线也没有开工的迹象。丰台站的规划也有所调整。据媒体报道,受此影响,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无法最后确定方案。
2012年8月29日,据贵州省环保厅厅长郭猛表示,贵州省重点减排项目进展缓慢,截止到当日,2012年重点计划要求建成投运107个项目,未开工的项目有77个,未开工率高达72%。
在太原,到2012年9月1日,太原市确定新(改、扩)建的59所中小学校中,还有10所未开工建设。
就算是全部规划按时开工的省份,也存在“突击花钱”和“突击完成任务”的嫌疑。
2012年12月19日,甘肃有4条高速公路、9条二级公路和陇南成州机场等14个甘肃省交通重点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创造了甘肃省交通项目建设史上一次性开工项目最多、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总额最大的新纪录。
2013年力度不减
投资为“稳增长”立下汗马功劳,显然给了地方政府很大的信心。底子薄,发展任务重,西部地区纷纷加大投资马力,规划冲上万亿大关。
在去年投资表现抢眼的贵州,计划在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1万亿元,民间投资完成5000亿的目标;重庆正处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大投入时期,投资存在刚需,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1.1万亿,其中为保证工业化稳步推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3500亿元;今年,甘肃省列重大项目已经达到100个,计划完成投资1000亿元。
较低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初步安排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及生态建设等六大类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330项,计划完成投资3000亿元,增长32.7%。眼下,仅新疆、甘肃、贵州和重庆四个省市自治区,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就高达3万亿。
东部地区尽管增长率不高,但投资额也居高不下。
广东印发《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显示,“十二五”时期全省安排交通运输重点建设项目189项,总投资约19838亿元,其中“十二五”时期计划完成投资约10671亿元。广东省省长朱小丹表示,今年将安排4000亿元投入280个重点建设项目。
警惕投资过热
“和以往生产建设项目为主不同,随着多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近年来投资的主要方向已经全面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微博)表示。
“换届后一般都有‘投资加快’的效应,地方政府的投资积极性会有所增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从地方“两会”传递出的信息看,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开始抬头。按照以往经验,固定资产投资的换届效应仍可能出现。
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中,有不少县市的一把手对于“城镇化”寄予了厚望。
与此同时,各地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显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计发行债券6368亿元,较2011年增加超过一倍。来自财政部的数据则显示,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2%,较2011年的29.1%大幅放缓。
责任编辑:cpr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