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整个世界都在说刺激经济,但却没有人说它的负面作用。如果它只有好的作用,那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呢?猛力刺激就是了。但显然,刺激经济的负面作用被G20“胜利的大会”掩盖了。青年学者孟祥妲特为网易财经网友撰文,评析刺激经济的另一些为人所忽略的方面。
孟祥妲 (高校教师)
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似乎让这个世界突然变得团结起来。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各自的经济刺激计划。尽管规模有大有小,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其依据的观念和理论都是一致的:市场失灵了,“看不见得手”已经无法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政府干预这个有形之手伸出来,推动已经陷入停滞、混乱和衰退之中的经济重新开始运作,走出低谷,迈向繁荣。
于是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们变得格外忙碌起来。一个又一个天文数字的刺激方案被提出和实施;一笔又一笔的巨额资金被注入到各个银行、投资机构和大企业之中;一项又一项振兴产业,挽救失业的政策被迅速推行。各国元首们和他们的财政部长们踌躇满志,发誓要赢取这场抵抗大萧条来临的伟大战争。
效果如何呢?
显然,危机全面爆发一年后的今天,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当G20的财长们重新聚首讨论对策的时候,毫不出人意料地再一次达成共识——将刺激计划进行到底。说它毫不出人意料,是因为它是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必然逻辑结论。那些时刻被检测的关于经济运行和就业情况的各项数据,并没有带来复苏的福音。失业率还在不断高企,经济增长仍旧疲乏无力,那偶然显现的曙光还是晦暗不明。在干预主义者眼中,其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刺激得还不够。
够了,经济的逻辑应该到了对这种一厢情愿的观念、对这种乡愿的做法大声说不的时候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破除那个一直被推崇备至的凯恩斯拯救了资本主义的神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不是凯恩斯主义拯救的,恰恰相反,那场大萧条正是执行了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结果。尽管凯恩斯最重要的著作发表于大萧条进行之中,但是凯恩斯主义的那些干预经济的政策建议和做法,早在他的理论提出之前就被实行了。胡佛和富兰克林·罗斯福两位总统,可以不折不扣地称为凯恩斯之前的凯恩斯主义者。胡佛的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美联储的错误政策为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造成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的虚高,开启了衰退之门;罗斯福的更加严重的对市场的干预,没有节制的财政支出、耗资靡费的公共工程,把一场本来可以在短期内自我恢复的衰退,变成了一个长达十多年的大萧条。直到41年后被战争需求带来的表面繁荣中止,而真正的复苏和繁荣的到来,则是二战之后的事了。
凯恩斯主义理解错了经济衰退的机制,而相应提出来的经济刺激和大规模干预的手段,也绝非济世良方。正确的政策建议只能建立在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很多经济学家(他们之中最杰出的是莫里·罗斯巴德)已经发现了由于政府执行的错误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开支急遽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与不时出现的经济衰退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在理论上解释了通货膨胀是如何扭曲价格结构,造成生产的“过剩”和“不足”,并最终带来经济停滞和倒退的结果。而对抗衰退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减少或放弃对市场的干预,让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让市场的自我调节带领整个经济体迅速找到正确的价格结构和生产结构,走出衰退恢复繁荣。二十世纪的经济史告诉我们,政府的干预和刺激总是拖长衰退的时间,增加克服衰退的代价和人们的痛苦;而自由的经济政策,总会“出人意料”地迅速结束衰退,使经济重现生机。
让市场自我调节有一个现实的困难,那就是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福利国家和最低工资制。它们势必会阻碍必不可少的向下调整的过程,加剧本就严峻的破产和失业形势。显然所有的国家元首和财政部长们都不愿意在这上面失分——那对他们几乎就是一场政治灾难。干预主义大行其道刺激计划轮番上演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G20的财长峰会已经“圆满结束”了。在各国财爷们把酒言欢共商大计甚至准备举杯相庆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政府总是由一个个会说话的个人组成的,无论他们的做法怎样糟糕,政策怎样失败,他们总会找到理由和借口。而市场不是一个人格化的对象,它是个哑巴,它不会向任何人推卸责任。只是,对于对抗经济规律的做法,它总能给出及时而又轻重适当的惩罚。那个古老格言是值得提及的:不要等到明天事情不可收拾的时候才去找借口,今天就要找好。当然,替罪羊是不难找的,比如贪心不足要价过高的工会、迟疑不决效率低下的国会、其他国家不断升级的贸易保护主义……最重要的是要强调经济干预的权力受到的限制太多了,而刺激计划提供的资金,太少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