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随着美国网络股的泡沫破裂,香港创业板也遭重创,国内A股随之进入熊市,时任总理朱基表示把主板市场整顿好后再推出创业板市场。
此后,创业板无声无息了。间或有几个相关议案传出,也激荡不起中国资本市场的涟漪。一些具备IPO条件的公司不再寄希望于中国资本市场。有些公司比较失望,符合主板要求的就奔赴主板,后来中小板出台,有些公司经过几年培育上了中小板了。天涯的网络同行们——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纷纷登陆海外的纳斯达克。创业板大军就这样分化了。
招商证券保荐的川大智腾(002253.SZ)就曾是创业板的拥趸,熬过创业板沉寂的几年,2008年初才登陆中小板,IPO之路走了7年。这还算是幸运的。更多的公司可没走出来,消失了,或者转行。“许多销声匿迹的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公司,假如当时上了创业板,结果很难说。”招商证券的谢继军停顿了一下;“但它们退市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说,通过一段时间来优胜劣汰也是好事。现在积累的创业板资源平均创业时间8-10年。”
虽然曾是成功的股民,但在企业如何嫁接资本方面,邢明似乎有点迟钝。
直到资本登门,邢明才意识到上市必须提上日程了。2004年天涯被评为最具投资潜力的平台,一些率先登陆纳斯达克撬动资本杠杆的公司希望收购天涯,其中不乏新浪这样量级的公司。互联网逐渐复苏,博客、Web2.0(当时还叫P2P)呈现很好的趋势。“和那些没有钱的创业者不一样,天涯还能撑,所以拒绝了。不过,没有融资,发展速度慢了。”邢明承认没有踏上这一轮资本快车。
天涯终于开始接触资本。最早找到天涯的是时在IDG的王功权。王是天涯注册用户,经常在文学版面里写诗,其ID(注册名)VC007还很有名。王功权一见邢明就问天涯的盈利模式、怎么赚钱,其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对邢明触动很大。邢明开始主动接触资本,当时的资金都是美元,退出方式只能是纳斯达克。同时,中国的已有网络公司“找到盈利门路”,纳斯达克反映积极,网易股价从每股0.7美元涨到70美元。邢说,“像神话一样,这个机制这么好,我们肯定考虑。”
不过,最终IDG没有投资天涯。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天涯的盈利问题。因“真实、自由、没有铜臭”被中国人喜欢的天涯与商业接轨不易。
“如果完全不谈商业化,从一个社区角度,我是特别喜欢天涯的。”2006年,已经告别IDG,加盟鼎晖创投的王功权在做客天涯人物访谈时,曾如此评价过天涯。“有一些遗憾的是,(天涯)在商业化上显得比较薄弱。商业化的能力,在这个企业中能不能激发出来?怎么把商业化的东西跟现有的东西不破坏风格、不降低档次地糅进去,这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说2001年前的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公司只看概念,怎么赚钱一律不问,现在的资本市场相当理性。
创业板各派力量角力?
关于IDG与天涯的失之交臂,有人认为乃是因为邢明的国内上市情结。
2006年,天涯进行A轮融资,最终是谷歌、联想投资、清科等联合注资天涯。投资协议中设置了条款,如果国内上市条件好,天涯打算国内上市投资者就必须促成。
在上市地点上,天涯做了“两手准备”。在评价纳斯达克时,邢明说道:“纳斯达克更了解互联网,看得更长远。”
对于香港市场,邢明也没有排斥。虽然香港创业板近乎宣告失败,但腾讯、包括早期的Tom.com在香港表现很不错。已经有许多香港券商找过邢明。“内地券商和香港券商区别非常大,我感觉,内地券商还惯于传统产业公司的IPO思路。”邢明表示他本人对境内境外上市还都比较了解。
这时节,创业板几次传出消息,都迅速沉寂,“多重准备”同样是券商的普遍心态。招商证券谢继军说:“跟企业说好了,要符合创业板,就准备创业板;如果到时候不推出,能上中小板的就上中小板。别想法太多。”
天涯与创业板的亲密接触乃是从2008年开始的。
2008年初深交所注意到了天涯。深交所做了全国性的创业板调研,此时大量的优秀互联网公司已经登陆境外资本市场,在拟上市资料库中选中天涯。邀请十三家公司召开创业板研讨会的消息传出后,天涯成了创业板的焦点公司。
到哪去上市,实在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邢明说道:“要考虑投资人的需求,还有避税、财务、期权等操作。”
VC在所投企业通往IPO的道路中,通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角色。当年,新浪去纳斯达克上市乃由VC华登国际幕后一手操办,并首创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境外上市的“新浪模式”。
对于美元VC来说,他们大多青睐境外上市。在首批108家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的材料中,鲜有美元VC投资的企业。美元VC大多持观望态度。
监管方和VC似乎在进行一场角力。
角力之一:法律架构。“公司法律架构的改变需要时间”,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李文飙说道。为方便境外上市,美元VC投资的企业,大多投资后,做了海外的法律架构。王功权则表示疑惑,政府对做回国内法律架构的企业,在上市上会不会“歧视”?
角力之二:创业板特质。光速投资、鼎晖创投、华登国际均表示,在观看创业板第一批,是什么企业通过了IPO?发审委怎么评价企业?股民怎么承受风险等等。换句话说,就是要看明白,创业板到底是能像纳斯达克那样培养一个初创企业变成伟大企业的市场,还是像香港创业板那样的“小小板”?一位美元VC认为首批递交材料的108家企业,大多数都是政府关系较好,或者“走后门”的企业。美元VC在呼吁减少行政干预,多一点市场化。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