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光华副院长刘学:企业家视野决定创新机遇
来源:网易 更新时间:2012/4/19 16:51:37   
>> 相关新闻链接
·张茉楠:中小企业转型压力大于融资难 ·吴敬琏:深化改革 先把“顶顶层”设计好
·专家称按家庭征个税面临隐性收入缺监督等难题 ·吴敬琏:换届后可能出现全面推进改革的新形势
·许小年:越打压房价可能会越高 股市前景不乐观 ·张维迎称国企是中国成长的障碍 建议分给老百姓
·比银行"暴利"更严重的问题 ·尴尬的中等收入者
·阎庆民:近50%股份制银行有民间资本介入 ·撞伤不如撞死?交强险遭质疑

  毋庸赘言,我们身处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早已高度融合、深度互动。当前国际经济格局在金融危机以及接踵而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呈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则经过三十年的赶超式发展,开启了结构性调整的转型大幕。

  对企业家来说,具备这样的全球化视野将是决胜未来之关键。这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和运行须基于全球市场进行资源整合与配置,更对企业家把握未来之重大创新机遇提出了要求。唯有创新,方能驱动转型,为经济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全球化时代需要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企业家,这正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培训(EDP)中心推出“全球化企业家项目”的立意和初衷。目标如此清晰,问题在于,行动如何有力?

  “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转型、创新与成长,这就是全球企业家项目的主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EDP中心主任刘学教授给出的答案开宗明义:“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希望帮助企业家在空间的横向跨度上看得更开阔,在时间的纵深维度上可以想得更深远。”

  面向全球:视野决定创新机遇

  空间的跨度设计清晰可见——台湾国立大学管理学院、牛津赛德商学院、宾大沃顿商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四所全球范围内最顶尖商学院互为补充和引申,提供了全景式的解决方案:

  首站台北将专注于战略创新与转型成长这一主题。融汇台湾企业十年来的成功转型经验,引导企业建立策略思维、驱动策略创新,同时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与全球品牌建立上给予企业家思考与借鉴;第二模块转战牛津,凭借英国老牌金融帝国的经验与优势,为企业的财务成长战略出谋划策。结合当前国际金融热点与形势,为企业提供进入全球资本市场的管理知识与经验前沿;沃顿商学院根植于美国商业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升高层管理者在时间压力、不确定性和各种分歧不断增强的环境中做出决策的能力,塑造企业家领导力;最后一站,回归本土。光华的课程将着眼于全球机遇与本土实践,帮助企业家发现属于自己的创新与成长机会。

  不难看出,四所商学院的课程设计依托各自核心优势,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不仅为企业家提供全面的管理知识和实践指导,更为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刘学教授看来,这正是创新的两个必要条件:“能否发现创新机遇,取决于企业家内在经验、知识和心态的储备,以及他所具备的视野。很多创新机会的发现不是纯粹理性分析的结果,而往往是长期积累的创新意识在特定情境中的激发。”

  面向未来:时间维度上的转型之鉴

  如果说这种跨区域的国际化整合在当下的企业管理教育中并不鲜见的话,那么,如何能够在课程设计上体现跨时间的纵深,或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角度。

  在刘学教授的设计思路中,英国、美国、台湾、中国内地,在商业进化阶段上正构成了这样一个纵向的时间维度。英美商业社会发展的百年历程奠定了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也代表着国际化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台湾企业在近十年全球供应链管理和经济转型方面的经验,对中国内地企业而言有着不可比拟的借鉴意义。

  以往商学院谈国际化,言必称欧美。这次台湾模块的加入,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刘学教授介绍说,本期全球企业家项目计划在台湾招收15名本土企业家,此外,台湾一些已经成功实现转型的企业家也会参与授课,为两岸学员带来珍贵的经验分享。

  “大陆与台湾的企业共享相似的背景与文化,互鉴亦互助。” 刘学教授表示,台湾与大陆不仅在文化上同根同源,近年来在经济交流层面亦更趋密切深化。台湾企业家的参与将给大陆企业家带来面对面的无缝沟通,分享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将共同探讨两岸企业在全球化趋势下面临的挑战和机会。

  我们看到,台湾模块和沃顿模块课程的设计都围绕创新二字展开,那么两个模块的区别何在?刘学教授解答说:“台湾的创新对中国企业即将要实现的创新转型更具借鉴意义,是区域性的、渐进的、中期的创新;而美国所代表的创新力量,将是全球市场的、最先进的、更根本性的创新,是中国长期追赶的目标和方向。”

  四所商学院的完整拼图,勾勒出一条通往未来之路,为企业家更好的认识发展阶段、把握未来趋势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时间视野。

  面向企业家:搭建深度交流平台

  2011年创办的全球企业家项目一经推出即获得不俗的口碑与反响,第一期课程吸引了一批企业管理精英参与,学员平均年龄44岁,平均工作年限18年,具备硕士以及学历的占74%,且96%的学员属于高层管理和决策层,其中来自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学员分别占64%和15%。

  香港世界贸易中心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伍淑清表示“这是我参加的项目中内容覆盖最全面、最有深度的”,眼下她正在积极推动与全球企业家项目更深入的互动和合作。

  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强是首期全球企业家项目的班长,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光华对课程进行了精心安排与组织,并根据大家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让我们的学习与沟通更加有效和顺畅”。

  同样也是首期学员之一的田锦尘,职居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在他看来,全球企业家项目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平台、对话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推动企业家走向世界的平台,帮助大家在互相启发中开拓思路,把握各自发展方向,增强全球化形势下的宏观掌控力与国际竞争力。

  即将于今年5月份开课的全球企业家项目第二期,邀请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于鸿君教授担任学术主任,学院打造全球企业家项目为“旗舰”课程的用意可见一斑。于鸿君教授不仅将对课程的学术水准把关,更将致力于在课堂之外为学员们组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搭建一个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合作探讨的共赢平台。

  “我们现在正在探讨,明年将课程的范围扩展至新兴经济国家,”刘学教授表示:“全球企业家项目将不断地拓展其边界,为所有参与此项目的学员提供一个长期的沟通和成长平台。”这或将是全球企业家项目的未来,绝不仅仅是短期的环球商业文明之旅,而更是一个长效的、不断拓展与更新的系统工程,为每一位胸怀理想、立志突破的企业家,提供一个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引领未来经济趋势的接入点。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