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等收入者增速过慢和本身所面临的问题
究竟收入多少算中等收入?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有多大?这个数字至今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中位数显示,2011年城镇低收入户收入增速较高;但同时高收入户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所以中等收入户增速相对较慢。中等收入者增速过慢和本身所面临的问题,也引发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说:“因为我自己也算是中产阶级,衣食无忧是这批人的一个特点,但是这样的一批人,他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所以一些想法没有实现就会有一些烦恼。他追求的比较多,属于中间阶层,比他差的人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只能干一些很简单的劳动,比他好的人,他又不甘愿,我读了硕士博士,我的收入没有那些没读过书的富豪多,所以在心里上他会有一些不满。”
叶青说,中产阶级的这些不满在孩子的教育上尤为突出。中产阶级,他可能没有特殊的关系,他不是官员,他在小孩上学这个方面,光花钱都不够,甚至钱都花不出去。叶青认为造成中产阶级家长这种困扰的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但更主要原因还是中国教育资源的投入过少和分配不均。据2010年的教育统计数据,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为42美元,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与人均教育经费2684美元的美国相比,更是相差近64倍。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说:“这个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失败,我们一直说要扶持弱校,让所谓的弱校变成强校,但是我们的措施,我觉得政府能做的事情也就是不断的扶持弱校。让很多学校变成强校。”叶青说由于不能给孩子送到一个理想的学校上学,少数中产阶级甚至选择了移民。她说:“比如,他们做一些生意,这个钱也不是很多,在国内发展比较困难,所以他就想到国外去。首先把孩子送去读书,拿到居住证。”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比例约为30%,而中产阶级的部分外移将意味着财产和人才的双重流失。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中国贫富差距过大。最高收入的百分之十,和最低收入的平均收入相比,已经突破两位数,已经突破了十一倍。那么怎么来缩小,就是做大中产阶级,中等收入的群体。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企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此,叶青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叶青:“两个办法,一个是把非法的收入剃掉以后,他由高收入变成中等收入。第二个办法就是把低收入群体,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变成中等收入,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支持全民创业。这部分人成为一个小老板之后,又会带动一些新的人去工作去创业,政府一个要严管,一个要扶持这两方面的事情。”
半小时观察:
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必定矛盾重重。而基尼系数是衡量差距是否过大的重要指标。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公布全国基尼系数为0.412之后,再没有发布过具体的基尼系数。我们知道0.4是基尼系数的警戒线,超过这一门槛即标志着贫富差距已经扩大。在今年的两会上,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回应这个问题上说,由于中国目前收入调查难以得到真实数据,所以全国的基尼系数一直无法公开。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警惕贫富差距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改革,着重提出要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如此具体的措施意味着国家将全力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我们期待着这样的改变。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