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和竞争对手相比,福特的小车战略可谓“后发”,在讲求“先入为主、先发制人”效应的竞争市场,“后发”的福特如何“制胜”?
葛致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得很快、变化得更快,这是我的最大感悟。2009年年初,很多汽车企业都在减产、压库,陷入到一片迷茫之中,因为看不清方向。然而伴随着中国政府提振汽车产业的政策陆续出台,2009年3月份之后,汽车市场的形势逐渐向好。坦率地说,我不认为福特的“小车战略”来得晚了。相反,我觉得我们正逢其时。2009年3月,“新嘉年华”在中国批量上市,而在此之前,中国政府推出了鼓励消费者购买小排量车、减免汽车购置税等一些刺激政策。2009年上半年,这些政策对提振消费市场信心,提振汽车产业,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关于福特高端小车进入中国的“时间窗口”问题,假使说我们进入中国稍晚的话,可以借此对竞争对手进行更为详尽的调研与分析,也可以吸取竞争对手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使产品的定位更加清晰化、精准化。最早进入市场,自然容易赢得先机,但对于后来者而言,如果能吸收前者的经验教训,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另外,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以及这个市场的活跃度、容纳度,都是其他市场所不可比拟的。在过去的5年中,经销商网络扩大了9倍...
One Ford战略:“多样品牌”如何“高效协同”?
《中国经营报》: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穆拉利一直格外强调One Ford战略,今后,福特将在全球统一的开发平台上开发产品,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消费者都将看到同样的福特产品。但是,坦率地说,One Ford战略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各个地区的消费偏好存在显著差异。
葛致诺:One Ford战略推行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各地区消费特性的差异性。新嘉年华,就是在One Ford战略下开发的产品,这个产品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了个性化设计,但同时也能够达到全球的规模效益。
One Ford战略可以充分地整合福特汽车在全球的资源,尤其是产品开发、制造方面的资源。在福特全球的框架下,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搜集各地的市场信息并将产品带到全球市场,同时生产成本也能够随之降低。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One Ford战略让我们和所有合作伙伴能够更紧密地合作。我们在中国有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两个合作伙伴,立足于One Ford平台,在生产、制造,还有开发方面,大家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中国经营报》:福特在中国推行One Ford战略的同时,如何真正考虑并且顾及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要求?One Ford战略在中国推行面临哪些挑战和考验?One Ford战略能否助力化解福特品牌林立、各自为战的局面?
葛致诺:中国汽车市场的景气增加了福特的信心。我们的团队着力于从多个层面研究中国消费者的特殊喜好,掌握这些关键信息之后,应用到产品设计中。“新嘉年华”这款产品,欧洲市场的投放时间比中国早了半年,在中国上市之前,我们从欧洲公司借阅了大量关于“新嘉年华”的背景资料,详细而全面地了解这款产品的特点与性能,从而制定出更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策略、营销策略。
福特与合作伙伴长安汽车、江铃汽车、马自达把各自的优势带入合资合作中,可以在One Ford愿景之下共享资源、共同成长。One Ford战略可以促使我们把一款合适的产品,快速投放市场,这对已经建立起来的与中方合作伙伴的协同性是个很好的促进。比如福克斯这款车,当时我们就把中方合作伙伴的意见反馈给欧洲公司的研发设计平台,他们根据我们的建议对车型进行了修正和改变。
One Ford战略在中国的推行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这个市场本身的特性密不可分。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规模市场,市场容量大、产品更新速度快,且这种规模和更新速度是全球其他市场所无法相比的。面对中国市场,效率尤为重要,这种效率会直接体现在市场信息反馈的速度、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以及成本控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