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中国企业崛起的范本中,联想算是最实在的一个,这取决于创始人柳传志的性格。柳传志是一个梦想家,在中国科学院的日子里,他就琢磨着怎么把笔耕不辍的论文变成产品、生成利润;柳传志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实验室的选择和市场的选择直接冲突时,柳传志毅然选择那些力所能及并有利可图的事。
从1984年那个中科院的小传达室到坐拥近150亿美元营收的国际化公司,联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柳传志主导的中国联想时代和以杨元庆主导的国际化联想时代。
2009年,迫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柳、杨这一老一少再次搭档。这一年,联想25岁。
贸工技路线
画面回放到1984年,中科院一个小传达室,中国科学院投资了20万元人民币,柳传志带领10位科技人员就在这个传达室办起了联想。
资金紧张的时候,这些科研出身的科学家甚至卖过旱冰鞋、卖过手套。后来,倪光南加入联想,柳传志和倪光南这一对“企业家+科学家”的珠联璧合,曾经把联想汉卡做到了中国市场的第一,在当时堪称绝配。其时,计算机还只能运行在英文环境中,如何让计算机识别处理汉字,是数以万计的中国用户的迫切愿望和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联想于1985年率先推出了业界领先的联想汉卡,实现创业者“把技术变成钱”的梦想。
而在汉卡于上世纪80年代末退出市场后,倪光南领导联想两三百人进行着上百个项目的开发。当时投资最大的一款产品是多口卡,但在1992年多口卡一下子亏了800多万元,当时联想的年销售总额是1.767亿元。科研项目变不了钱,柳传志和倪光南对技术和市场的分歧开始显现。
那还是一个计划经济占据主导的时代,传统的国有企业,更像一个按照计划生产的工厂,市场意识淡薄,而不少中关村源自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企业,也都打上了“技术至上主义”的烙印,当时,“中国芯”的热情日益高涨。可贵的是,联想在创业之初就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
20世纪90年代初联想推出自有品牌电脑时,国家开始大幅降低电脑整机进口关税、取消进口许可证,AST、COMPAQ、IBM、HP等国外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品牌节节败退。
“在那种情况下,我们研究,资金、管理、技术、人才远远没法和人家比的情况下,我们还能不能打自己的牌子,实在不行,我还是退回去给人家当代理算了。”柳传志回忆说,在西方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先掌握一项技术,然后形成产品,然后再形成销售,这是所谓技工贸的路线。而在联想,由于成立时期完全不懂市场,不懂销售,也没有开发产品的启动资金,中国当时也没有风险投资公司,这就使联想先给外国企业做代理,学习和了解市场,而后才开发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和技术,这也就形成了联想的贸工技的路线。
在此期间,联想也在营销和市场开启了一条具备特色的创新道路。
经过仔细分析后,柳传志发现,当时电脑的毛利率很高,可以达到26%,但是费用成本也高,达到24%。
挑战与机遇面前,1994年3月19日,联想成立微机事业部,启用当时29岁的杨元庆当事业部的总经理,整合内部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供应和财务运作,以适应快速变革的市场环境。
柳传志把卖电脑比作卖水果,放久了就不值钱了。仅1996年7、8、9三个月,电脑关键部件存储器价格一片由16美元就降到了2美元,一台电脑假定不能够很快卖出去的话,光这一项成本就要高达将近200美元,打通供应链,降低库存,那就是最重要的办法。当时,国内的其他电脑厂商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国外的企业就算想到了也鞭长莫及,联想就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把供应链和库存缩到最短,仅那一年就六次降价,以6.9%的市场份额居中国市场的第一位。
在最核心的技术创新上,柳传志也有一套独到的见解。什么是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才是企业真正的创新。当时登陆互联网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联想就研究了“一键上网”,就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联想又发明了“一键恢复”的技术。这些技术本身并没有多高深,却满足了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
早年联想的变通做法还有很多,但都是为了做成生意,让联想生存下去,把联想做好,这是当时的目的。联想把这种变通的方式叫“拐大弯”,目的就在墙的对面,拐大弯是绕很远的路,发现一个很小的门,进去,然后达到目的。
柳传志回顾联想25年历史:如果没有那些变通的做法,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目标,联想在很多个节点上都会夭亡。柳传志说:“联想要做技术创新,这也是我的目的,只是我与倪光南到达目的的路径、方式不同。”柳传志采取变通的方式,而倪光南采取的则是最为直接的方式。
柳传志说联想现在要做一家全面创新型企业,当年做 “贸工技”是把生存作为第一要务。联想今天做全面创新型企业,不但有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供应链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也要包括技术创新,其中包括行业关键性技术。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