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武岩生 袁伟华
标普调低美国债券评级事件引发的恐慌将油价推入暴跌深渊,9日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跌破每桶80美元,近期的最大跌幅已经超过20%,对此,有车一族热盼与国际油价联动的国内成品油价也能及时下调。
近期,香港和台湾则宣布与国际同步下调。香港已经连续4个月3次下调油价。然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近日表示,国内油价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平均价格跌幅,暂时没有达到4%的边界条件。这大大超出市场对调价的普遍预期,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诸多弊端,再次遭受拷问。
1
有车族:半空油箱待油价下调
10日,沧州市区某加油站。
与以往不同,车主王增发这次加油并没有“喂饱”自己心爱的“荣威”:“看新闻昨天国际油价又降了,估计国内油价也要下调了吧。最近加油都不会加满,顶多半箱,只等着油价下调再‘吃’个饱呢。香港台湾油价都跟降了,我们都开玩笑,再不行我们就去香港加油了……”
而王增发的逻辑也得到了加油站工作人员的印证。加油工秦利说:现在有车族对油价都非常敏感,感到油价要上调时,来加油的都是装满满一车油回去,这段时间,国际油价跌得厉害,来这加油的都是加个半箱,有的甚至只加三分之一油箱。”
私家车的灵活,在货运司机郝成来那里是行不通的:“现在的油价我们跑一趟也挣不了几个钱。油价不下调,有的单子我们就不打算接了,有时算下来,跑在路上不如在家待着省钱呢。”
2
调价时间 广遭质疑
距离上次上调价格已4个月,4个月里,纽约原油价格降幅为27.8%;布伦特原油降幅为18.2%。而国内成品油价依然坚挺
4月7日,发改委上调汽柴油价格。之后的4个月内,国内油价没有调整。但在此期间,国际油价呈现近30%的降幅,远超4%。
石油专业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4月7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报108.8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122.30美元/桶。时至8月9日,纽约原油期货最新报价78.4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跌破100美元/桶大关。与上述两个时点油价相比,纽约原油价格大幅下降30.36美元/桶,降幅为27.8%;布伦特原油价格下降22.3美元/桶,降幅为18.2%。
但8月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的解释是:“单纯从时点价格比较,国际市场油价下降幅度确实超过4%。但从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看,时点价格的短期下跌对平均价格影响有限。国内成品油价格暂不具备下调条件。”
3
快涨慢跌 涨多降少
[从2009年1月至今,国内成品油价格一共有14次调整,其中价格上调10次,下调4次,其中汽油累计每吨上调共3780元,累计每吨下调仅780元。]
2009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我国成品油价格选择与国际原油价格间接接轨。
按照现行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作为基准。当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发改委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但该机制运行两年以来,一直被业内抱怨为“快涨慢跌,涨多降少”。
记者统计,从2009年1月至今,国内成品油价格一共有14次调整,其中价格上调10次,下调4次,其中汽油累计每吨上调共3780元,累计每吨下调仅780元。“对比历史数据,国际油价由高走低,而国内汽柴油价格却不断攀升。”一位研究人士说。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