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超市接手世纪联华 市区第19家新店九月开张
核心提示
世纪联华石岗店撤出后,北国超市接手,这也将成为北国超市在市区开设的第19家门店; 万利福、盛福祥、世纪联华……众多外来超市在石家庄都遭遇了坎坷的命运。但与外来超市的发展状态不同,作为本土超市的北国超市,却一路高歌猛进。从2000年开始,以每年至少两家新店开业的惊人速度迅猛扩张;外来超市从开始的雄心勃勃,到几年后的黯然撤出,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本报讯(记者 刘宝芝) 世纪联华日前彻底撤出省会市场。接棒世纪联华石岗店的北国超市,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北国超市中华北店正在积极筹备,将于9月份开张,以2万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成为北国超市旗舰店。
北国超市
中华北店项目启动
据介绍,这是2011年北国股份精心打造的北国超市升级版旗舰店,其经营定位、商品结构、购物环境、服务标准、质量监管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
中华北店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位于北国超市各店之首,负一层开辟近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成为北国超市升级版门店。中华北店突出功能性项目,外卖区全部规划为国际国内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如百度烤肉、吉野家、肯德基等,同时,园艺花卉、合利汽车美容、代收电费、代售影票等项目又强化了服务功能,更加便利百姓。
本土超市
每年至少开两家新店
至今,北国超市18家门店总营业面积近23万平方米,覆盖了省会500多个生活小区,年销售近32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90%。梳理北国超市的发展路径,会发现很多创新和变革,与企业发展同在。
2009年北国超市进入“升级改造年”。社区大卖场购物环境、服务标准、商品档次全面提升,北国、新百、先天下优生活高端超市的成功运营开启了省会精品超市之门。
2010年底,北国超市试水便利店,向“大卖场+便利店”市场格局迈进,一直在石家庄市区内以开大卖场为主要方向的北国超市接连开出位于藁城的炼油厂生活区石炼店和军械学院的乐家便利店,便利店依托大卖场的价格和促销优势,让顾客在乐享便利的同时享受大卖场的低价与服务,两家便利店开业后迅速在社区站稳了脚跟,受到社区百姓的青睐。
据了解,北国超市拓展目标是每年以两到三家门店的速度开店,下半年,计划开几家便利店,现在正在物色选择合适的物业,同时,尝试在县级市开办超市大卖场。
外来超市
为何水土不服
外来超市相继在石家庄落败,作为本土超市的北国超市却越战越勇,加速扩张,北国超市制胜的法宝是什么?北国股份总裁汪克宁说:“把一个企业管理好,没有什么诀窍,主要是了解消费者,为他们着想。”
汪克宁说,北国超市之所以发展迅速,一是因为是本土企业,了解家乡人民的消费习惯,商品组合和定位比较受消费者认可。二是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统一采购、统一促销的规模优势可以攥起拳头重拳出击,同时针对商圈需求、竞争形势,门店也可单独作战,经营灵活。三是业态多元,网点众多,既有社区大卖场,2009年又推出三家优生活高端门店,便利店也在加速拓展,消费者走出家门就能走进北国超市,方便快捷。四是商品丰富,特色商品独有,规模采购价格优势明显,同时,坚持北国超市为您省钱的经营宗旨,让利于民,价格竞争力强。五是多年来致力公益,企业形象良好,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有关人士认为,北国超市觉醒早,布局早,抢抓了机遇,在“狼来了”之前,就抢先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这也是北国超市稳立潮头的原因。
外来超市从开始的雄心勃勃,到几年后的黯然撤出,期间经历的旅程大都比较辛酸。和本土超市相比,外来超市自身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不了解本土消费者习惯,商品定位和组合得不到认可,同行业竞争的残酷,加上企业远程管理的麻烦,都让企业步履维艰。
外来超市难服“水土”现象,引起了不少热议。有人认为,我市正在努力提升“华北商埠”核心地位,途径之一便是吸引外地知名或大型超市参与。外地本土超市“百花齐放”,才能保证省会商贸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
可喜的是,尽管有很多“超市大鳄”在石家庄折戟沉沙,但仍然挡不住外来超市进驻的脚步。保定惠友超市、家乐福、永辉超市等,都要在石家庄开新店或增加门店。据了解,在民心广场地下,将出现以做生鲜见长的永辉超市,这也促使本土超市在生鲜方面追求更高标准。业内人士认为,家乐福也许会在今年发力,在经营模式上有所动作。今年的省会超市业仍然不会平静。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