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付薇)日前,铁道部运输局发文要求中国北车旗下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股份”)所生产的CRH380BL型动车组暂停出厂,原因是“存在自动保护系统误报”。昨日,本报记者采访同属中国北车旗下的另一家CRH380BL型号动车的生产厂家———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唐车公司”)时,接近该公司人士称,该公司所产CRH380BL动车的交付并未受到影响。
■叫停车辆为“北车造”
长客股份所产的CRH380BL型动车组被铁道部勒令暂缓交付后,中国北车9日晚针对此事发表的公告中称,涉及产品包括 17列CRH380BL型动车组(为本年度交付计划但尚未交付),所涉合同金额约为67亿元人民币。
由于近期动车事故频发,铁道部的这纸禁令备受关注。本报记者了解到,CRH380型动车是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设计时速最高的动车组列车(其中的“380”即指设计时速为380公里),同时号称“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已用于京沪、沪杭、武广等高铁线路。其中又分为CRH380A和CRH380B两大类,CRH380A型为中国南车生产,CRH380B型为中国北车生产。
公开信息显示,7月10日京沪高铁故障使用的是中国南车造CRH380A,而7月12日、13日在故障中运行的则是中国北车造CRH380B。这次被暂停出厂的CRH380BL型即为中国北车生产的该型号长编组动车(L为英文“Long”的首字母,代表长编组,车厢16节)。
■暂缓交车的导火索
据了解,就在7月12日、13日的京沪高铁故障后不久,7月28日和8月3日,中国北车配属上海局的两列CRH380B动车组(分别为6227L、6228L)在空载试运营过程中,又连续发生热轴误报、自动降弓和牵引丢失的故障,导致中途停车或限速,这成为迫使中国北车做出暂缓交付后续高铁车辆的导火索。
中国北车在事后发表的声明中指出,这两列动车组的主机制造企业为长客股份,其对事故“负监控不到位责任”。同时,中国北车表示,“主机制造企业长客股份公司对动车组的产品质量负总责,客观上存在对分供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由此,长客股份公司决定主动进行内部排查质量问题,暂缓CRH380BL列车的交付,并将此事向铁道部进行了通报。”
据了解,长客股份本年度交付计划中尚有17大列CRH380BL型动车组未予交付,所涉合同金额约为67亿元人民币。长客股份表示,将尽快完成源头质量整改工作,其年度经营目标不变。
■唐车公司尚未受影响
在中国北车旗下能生产时速300公里以上个高速动车组的公司,一是其控股子公司长客股份,另一个是全资子公司唐车公司。资料显示,京沪高铁目前有96列高铁在运行,包括CRH380BL和CRH380AL两种车型。在中国北车提供的48列中,有24列为长客股份提供,另外24列由唐车公司生产。
据了解,铁道部对长客股份发出禁令后,唐车公司的同型号动车组交车计划目前并未受到影响。
一位接近唐车公司人士称,唐车公司的CRH380BL与长客股份的技术一样,图纸也一样,但交车以来,虽有过雷电报警、抽烟报警等现象,但未出现过上述长客类似故障。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