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美宣布解散特别行动委员会。8月3日,贝恩的18亿港元和原股东配股后的资金正式交割到国美户头,国美的现金流从融资前的27亿港元上升到55亿。到今天为止,黄光裕依旧没有什么消息。但对于国美来说,有些事情已经过去。
我们度过了最危险的半年
—专访国美电器执行董事、副总裁王俊洲
C:你如何看待国美这半年遇到的情况?
王:这是国美最困难的半年,我们从来没有面临这么大的压力,庆幸的是,我们度过了这最危险的半年,每个经历过这一段的国美人都会真正成长起来。这是对国美有拐点意义的半年。
C:当你得知黄光裕被带走调查的时候,作为常务副总裁,你是怎么想的?
王:不能脱离国美发展的背景来谈这次危机。其实国美过去高速扩张的十年中,有很多管理粗放的地方被高速增长的业绩所掩盖,这一次,突发的企业危机(指黄光裕被拘)爆发后,市场不再支持高速扩张,我们反而有机会停下来,反思自己,做出调整。
C:你们的反思悟到了哪些东西?
王:经过这次危机的洗礼,我们更加清楚自己在这个供应链中的定位,而不再是单单想着自己。在以前国美比较强势的时候,我们主要是想着自己。而危机发生后,我们更多认识到国美在这个供应链中的价值,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零售商在这个供应链中只是一个环节,零售商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供应链本身的效率,而不是自己的位置。大家在这个供应链上运作非常透明、非常公开,并且成本很低,那国美对供应商的价值就最大,而不是以前我们认为的那样—国美离消费者最近、所以价值就最大。
C:国美曾经跟格力这样的家电厂商关系很僵,你如何看待这种紧张的关系?
王:大家有不同的利益,同时又有共同的利益,这是博弈的基础。这么多年国美没有负增长过,尽管跟供应商之间存在博弈,但是你从来没有听说过国美跟任何一家供应商之间有过官司、有过法律诉讼,这是双方博弈的边界。
C:黄光裕被带走后,我们看到国美高层跟供应商之间有很多沟通,这种沟通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王:大部分是我们主动去跟他们沟通的。国美的危机本质上是个信心危机,我们主动跟供应商们沟通,他们看到我们职业经理人团队、执行团队健康完整,心里也就感到踏实。但是沟通只是第一步,重要的在于你的行为。沟通只能产生理解,行为才能产生信任,言行合一,大家才会信任国美。这半年来,国美没有倒下,跟几千家供应商之间仍然合作顺利,我相信是因为我们的一系列举措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而不是我们光说不做。
C:在这半年的国美危机中,有的供应商力挺国美,有的可能对国美多少怀有疑虑,这会对危机过后的合作有所影响吗?
王:这的确是一个考验供应商与国美之间关系的时刻。家电连锁这个业态是跟供应商高度衔接的,有些供应商可能更认可国美,有的可能不太认可。国内有众多的家电厂商,我们也没有精力保证跟每一家的合作都最好,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以前我们可能跟每一家关系都差不多,但是经过这次危机,我们也在反思,跟每一家合作伙伴都关系最好,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会选择在危机中更认同我们的伙伴,在今后更紧密地合作。
C:黄光裕是国美的灵魂人物,这一事件对国美员工本身的士气有没有影响?
王:对公司的基层员工,与对供应商的态度一样,同样是坦诚,告诉大家公司的真实情况。每周公司都召开全国的视频会议,在公司困难的这个阶段,希望大家更加努力、更加团结、更加敬业。
我们要求公司的管理团队,从上到下,一级去做一级的工作,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基层员工坚守自己的岗位,就是对公司最大的贡献。管理层从一开始就有非常强大的信心—国美电器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并且把这种信心传递给整个公司员工。而对公司的中高层管理团队,你看到我们最近进行了期权激励。国美的高管股权激励方案酝酿已经很久了,这个105人的激励名单,都是公司的骨干,早就是确定的,他们的流动性本身就不大,选择这个时间点,能够最好地鼓舞国美的管理层,希望高管的利益跟公司的利益能够更一致。
C:国美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时候,有没有国有背景的资本找你们谈?为什么最终圈定了贝恩?
王:我们在考虑引入哪个战略投资者的时候,没有从资本的性质来考虑。我们没有说排斥(国有背景资本),也没有说一定要引入一个老外,我们考虑的是到底引入一个什么样的投资者跟公司的想法、经营策略最一致,只不过跟贝恩的谈判走到了最后。
国美更多的是从财务上考虑问题,这个方案的融资规模、结构是不是对国美未来发展更有利。我们更关心消费层面、竞争层面的事情。跟贝恩能谈成,最主要是融资方案和规模最一致,能够满足我们未来的需求,我们经过各方财务顾问的测算,融资多少最合理。融资太多,公司债务太大,也不见得是好事,资金效率也不见得会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