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用文化软实力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11/4/8 10:25:37   
>> 相关新闻链接
·卢中原:用“中国创造”提升“中国制造” ·纵论"十二五"规划:10大政策导向凸显转变发展方式
·铁路“促销”引关注 卧铺“有限”打折旅客有话说 ·专家认为:双重性缺水已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尹中立:应把稳定房价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目标之一 ·潘岳:环境宣教要正视新挑战 创新新能力
·发改委答记者问:物价上涨压力大 为何调油价 ·辜胜阻:“十二五”最大的难题是收入分配改革
·房地产商备战“钱荒” ·高盛称中国加息周期临近尾声

用文化软实力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

——— 河北省内外专家学者为我省城镇建设建言献策

   

    在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适时提出了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新目标。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设宜居、宜游、宜行、宜商、宜乐,富有文化魅力的现代城市。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既是城市建设的任务,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城镇建设上水平,也就是城市文化建设上水平。文化建设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近日,由省文化厅、河北日报社联合主办,省艺术研究所和河北日报文体中心承办的“加快城市文化建设 推动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研讨会在石家庄市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积极为我省的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建言献策。 ——— 编者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核心观点:城市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产物。城市文化融入城市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城市存在、发展的灵魂。
    刘进昌认为,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纵观世界上最吸引人们目光的城市,都是最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的城市。而一个城市只要具有了独特的符合地域和历史文化特点的建筑、完善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美宽松的发展环境、积极活跃的文化氛围、高素质的城市居民、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个城市就有了持久生命力,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创新力。这个城市也就有了凝聚人心、开拓发展的神韵和软实力。
    路春艳认为,城市文化引领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文化决定着城市品位与特质。一种新的城市文化的出现,从时空上来看,都是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这新与旧、传统与发展的不断流动过程中,组成新的无限延续的城市文化链,展现出新的城市景观。从我省来看,像邯郸、承德、保定、正定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论在城市格局上、古代建筑上,还是人文环境上,无处不彰显着其历史上的辉煌;而廊坊、黄骅、曹妃甸等,现代建设理念、发展速度、建筑风格与特色,洋溢着现代文明的活力。从这一角度看,城市文化既植根于城市历史的沃土之中,也成长于城市发展的轨迹之上。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力,也是城市创新的动力。
    谢禄生说,英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城市学家霍尔提出,全球化正在使城市的“黄金时代”来临,进入这个“黄金时代”,必须实现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过渡,推动城市品牌的世界化而在全球范围获取资源和收益。“当然,这是对世界城市和国际知名城市而言的,但他给出了一个思考方向,即全球化、一体化需要专业化,专业化即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我们的城市都可以通过特色文化的建设,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并取得发展资源。”
    “再好的硬件建设也代替不了文化软件建设的重要性!”王少军认为,在现实中有这样的现象:规模宏大的硬件基础工程完工后,该设施使用软件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最初的美好设想化为泡影。这就是软件的专业能力准备不足的结果。如果说我们要建立整个城市文化网络的格局和框架,那么我们一定要将符合全民族发展方向的高雅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加以重点推动,而深存于民间的、健康朴素的文化同样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于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文化现象应当呵护和支持。
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核心观点:要对那些在城市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给城市留下过深刻记忆、能够体现城镇历史文化传统的建筑物和历史街区,制定科学缜密的保护规划,为城市发展积累丰厚的文化资源。
    方伟认为,在现代城镇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资源并不是作为一个“附属”或者“添加”的因素来显现它的价值存在,而是借助自身的价值创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蕴含。燕赵文化、红色文化所形成的“坚韧勇为、科学创新”的现代人文精神内涵,如果能够被预置成为公共性的精神价值取向,就会成为城镇建设在“城镇认同”、文化个性形成上的驱动力量和核心支撑,会使公众产生一种深切、确定的精神价值依赖。“太行山前文化带”作为燕赵文化的具体呈现,是我省城镇建设在现代城镇文明构建上重要的内容来源和内容基础,这一文化“丝带”的历史形成,为我省形成丰富多彩而又错落有致的现代城镇文明、城镇文化“风景线”埋下了人文根脉与文化基石。“河北大运河文化”为运河两岸及其腹地,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城镇文化个性形成的历史文化资本,它在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对具体的“城镇个性”、“城镇认同”的转化形成有着现实而实质的构建力。沿秦唐沧一线的“海洋文化”,是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轫与遗存,海岸休闲旅游的蓬勃发展、当下战略新兴产业的转移建设以及海洋经济的迅猛崛起,使得这一地带的城镇建设在文化个性的形成上彰显开放、吸纳、拼搏、向上的精神资质。
    “任何一座城市,对于其历史文化资源的标识性利用,都是大文化、大智慧的大手笔。”梁勇说,在英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非常重视对各历史时期文化遗存和历史名人的标识性利用,通过对古建筑保护和环境优化,对历史文化名人雕塑的培植,强化标志性文化广场等文化资源的标识性利用,不仅促进了城市旅游文化功能的提升和城市美誉度的提高,而且对强化公民的爱国意识,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梁勇认为,在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城乡一系列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要把以往深藏在狭窄小巷或者泥泞破陋环境中的一些重要历史文化遗存或遗址,在城乡变迁整合过程中,给予科学的规划,通过环境优化和配套公共设施的完善,得到标识性的利用,使之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景观,这对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丰富城市旅游文化功能,都将发挥积极的效应。比如,固安的益津书院、邢台清风楼、邯郸赵王城、深泽北极阁的利用,都为城市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城镇建设切忌“千城一面”
    核心观点:文化的个性带来魅力,只有个性鲜明的文化才会受到广泛关注并成长壮大,既惠及民生,又名声远扬,成为文化发展的增长点。
    “我曾尽力地在毫无区别的各个大小城市景观中寻找现代城市的美学特征,结果令我失望!首先的结论是‘千城一面’。”王少军说,千城一面就是没有特征!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环境、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就像上海与北京的区别,但我们很多城市的文化建设却没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实在是令人遗憾,“我们不能两脚悬空,靠抄搬别人的东西来装点所谓的新生活。”
    冯韶慧说,世界上任何著名城市,都是以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的。千城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城市建设中丢掉了特色,丧失了风格。所以,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必须准确把握城市的文化定位,认真设计、建设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广场,让城市文化、城市精神渗透到建筑物的每一个细节和局部,使城市特色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和张扬。
    “纽约聚集着200多家报社和350多家杂志社,伦敦西区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着49家剧院,巴黎每年举办国际会议200多个。”谢禄生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不可复制的地理和历史,因而都有自己的特色,弘扬和发展自己的特色,既适应群众的心理需求,又能在更大的范围提升城市价值。个性和特色,是文化的特征,但不是总显露着,它需要发现和培养。比如湖北随州挖掘战国曾侯乙编钟的价值,建设编钟博物馆和演奏厅,组建编钟演奏乐团,发展编钟制造和经营,举办编钟艺术节,新建编钟大道等,使“编钟古乐之乡”享誉全国。河北也有很多地方特色文化,惜乎挖掘利用不够,比如井陉拉花、徐水狮舞、永年太极、定州秧歌等。
    刘进昌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根本依据,只有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才能把我省城市建设成具有燕赵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城市。因此,省政府主管部门应重新审视和完善城市规划,根据我省不同城市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产业发展状况,指导各地在城市建设中把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为一体,使之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郭卫兵说,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城市建设的文化性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现代生活的文化依据,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但也要认识到,我省有的地区历史文化在表征上特色不够明显,尤其与现代城市生活缺乏结合点,因此,如果只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往往存在局限性。城市生活是近代以来的生活方式,其本质中存在面向未来的新文化内容,所以在城市生活中应兼容现代多元文化,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多方面因素,创造出时尚现代的城市新生活。由于我省的城市化进程普遍较短,尤其应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和引导。
建设标志性经典建筑
    核心观点:通过标志性建筑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展示城市文化风采,提高城市文化景观魅力,提升城市文化视觉品位。
“一提到‘天下第一关’,大家就会想到山海关;一提到大境门,大家就会想到张家口;一提到避暑山庄,大家就会想到承德;一提到莲池书院,大家就会想到保定;一提到唐山,就能联想到抗震纪念塔。”路春艳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标志性经典建筑就是城市的名片。因此,根据城市的历史沿革、山形水势、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注重城市基质的培育,精心打造城市标志性建筑个性特色,注重城市景观建筑,是城市建设上水平的重中之重。
    冯韶慧说,各个城市的文化设施,特别是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等,要具有地标性特征和作为城市名片的意义。比如石家庄市区内的省博物馆、省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必将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成为当地新的城市人文景观。现在很多城市非常重视城市雕塑的修建,冯韶慧认为城市雕塑的规划设计要注意艺术质量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使城镇雕塑真正成为展示城市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
    梁勇说,“三年大变样”工作,通过城乡资源的优化整合,在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广场、园林、雕塑等公共设施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在“三年上水平”阶段,应该通过对这一系列标志性的文化载体的文化提升,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尤其是通过城乡规划的有效控制,建筑景观的有效管理、城市色彩的协调规划,有助于培植城市的文化特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进而也对提高市民的文化意识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刘进昌说,城市文化个性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典型形象特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有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和雕塑,城市形象标识要传达本地特有的精神和理念,蕴含城市的主体文化和城市精神,以此提升城市的感召力。
    郭卫兵说,当下的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不能头脑发热,一哄而上,尤其是对那些资金投入大、群众使用率低、运行维护费用高的文化设施如大剧院、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应根据城市规模、市民文化需求等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以避免造成社会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
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核心观点:
幸福感不仅源于对物质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对精神需求的满足。这是一个民族身份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群族文化艺术修养由远古走到现今的历史总和。
“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不仅要加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还要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活跃城市文化生活,从而更好地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培育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社会创造力,提高城市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冯韶慧说,文化设施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挥效益,城市的文化氛围只有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才能营造,市民素质只有在文化的熏染中才能稳固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只有依靠激发市民的创造力才能增强。这些都需要以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实现。
    刘进昌说,“三年上水平”要努力提高市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城市居民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主要传承者、创造者。高素质的城市居民,决定着一个城市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世界现代化发展史证明: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人的素质。建立在高素质市民基础上的城市,一定是竞争力最强和实现现代化最快的城市。为此,一要下力气通过多种方式的教育,培养守法、懂礼、诚信、科学文化素质高的城市居民。二要尽量增加城市群众性文化设施,搞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普基地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加大科普力度,激发群众创造活力,努力提高城市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使城市具有持久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城市文化建设既不是产业化工程,也不能是浮躁的政绩追求,它应是一个以全民文化自觉为前提的综合文明质量的科学追求,是一个现代城市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王少军说,城市文化建设应该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少做表面文章,树立长远战略目标,将阶段性建设与总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以人为本,服务民众,追求将文化建设立足于引导民众提升水平的目标。
(本报记者刘成群整理)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