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专家:日元升值不可持续 高风险债务动荡期来临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1/3/18 9:20:22   
>> 相关新闻链接
·铁矿石的后谈判时代:罗冰生称考虑推行进口代理 ·发改委有关方面负责人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
·卫生部详解核与辐射事故后如何进行医学应急 ·郭传杰:我国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制约创造和
·权威人士解答百姓关切:日核泄漏会否影响我公众 ·金百灵:活跃的兴奋点引领市场重回2900点
·刘明康提五项措施力促银行业转型 ·小农经济发展的中国意义
·高企认定新规中关村试行 3000企业成新三板后备军 ·张国宝:我国核电项目安全性能有保证

国际金融市场步入动荡期

□刘满平

日本大地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中方企业在日本地震灾区的直接财产和投资损失,不过从报道上看,这部分很少。间接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此次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次生灾害给日本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令本就脆弱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体和本轮货币泛滥的发动机之一,日本经济增速的下滑势必会引发外界对其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第二,日本为应对震后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资金不足局面而注入大量资金,不仅会进一步恶化日本财政状况,还会影响到日元汇率,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大地震导致日本经济增速下滑,短期内会加深消费者和投资者心目中对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不确定性,但长期看影响不大。

经济学家预计此次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10万亿日元,导致日本今年的GDP增幅减少3个百分点。短期内肯定会影响到日本与欧洲、美国、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旅游业等,拖累整个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不过,由于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源在新兴国家和欧洲、美国等地,日本经济还是处于从通货紧缩向逐步复苏转变中,且整个日本东北地区占日本经济的比重约为8%,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

大地震将对全球以及我国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增加不确定性因素。

为稳定震后金融市场及满足金融机构不断上升的资金需求,日本央行决定将通过同日操作向货币市场累计注入巨额亿日元的额外流动性,创历史最高纪录。这种大规模注资行为不仅会恶化日本当前的财政状况,长远看还会影响到日元汇率,进而影响它的全球替代品之一的人民币汇率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不仅如此,为满足地震救灾和受灾地区公共建设工程融资的需求,将使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承受更大的财政压力。但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债务总额与GDP之比、财政赤字与GDP之比,还是国债依存度,目前日本都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最差的国家,财政与债务已经岌岌可危,政府没有充足的财力用于规模重建。再加上地震灾区企业大量停产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全球又正处于脆弱的危机修复期,总需求低迷,同样饱受高债务、高失业率困扰的美国、欧洲经济体很难拿出资金来支持日本。这样的话,在2011财政年度,日本政府在收入方面势必更加依赖新债券发行(而非税收),这将是连续第三年出现这种局面。一旦日本政府发行巨额国债,日本财政状况将更加恶化,日本的信用等级可能进一步下降,我国此前曾大量买入的日本国债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未来日本可能调整投资策略,日本海外资本流向的改变将使美国和欧洲债市出现新的动荡,全球可能步入一个高风险的债务动荡期。在外汇市场方面,市场预期日本将持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特别要值得指出的是,此次地震可能推动日本制造业在日本国内以及全球的重新布局。由于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经常会给一些产业带来致命性的毁坏或冲击。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一些原本留在国内,或者被政府强制要求不准转移到外国去的生产厂商今后在进行全球产业布局和整合时,肯定会有所调整,不排除将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转移到成本较低而自然灾害相对少很多的国家去。这种产业转移可以说不是由市场逼出来的,而是面对大自然灾害所不得不为之。因此,这种产业转移技术含量要比原来的产业转移高得多。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