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2010年房地产调控:给力OR浮云?
来源:国际金融报 更新时间:2010/12/29 10:59:17   
>> 相关新闻链接
·李宁公司港股遭机构抛售 李宁称关门店是为整合 ·2010年央企利润预计超万亿 创历史新高
·外资彩电降价 国内厂商称不跟进 ·加息步伐提前显示12月通胀压力仍高
·“益达”三瓶十元? ·银行卡需客观选择“校密”和“支付限额”
·电热地暖盯准“体系外”供暖市场 ·廊坊今年粮食增产5万吨
·新飞冰箱使用“邯钢造” ·引导我省民营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限字诀

  双面限购:

  最严管制为应景

  给力中自有更给力。9月29日出台的“新国五条”以其在出台时机选择上的出其不意和内容上的全面、严厉被房地产业和媒体评价为2010年最给力的一次调控。这一轮最给力的调控中,“限购令”是重头戏。

  9月29日,当全中国都在酝酿国庆气氛时,“限购令”来了。“限购令”要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至此,房地产界普遍认为,除房产税外,房地产调控的所有手段已经出清。

  实际上,“限购令”并非始于“新国五条”。最早的限购出自北京市出台的“新国十条”地方实施细则。4月30日出台的北京“国十条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自5月1日起,北京市的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

  北京的“限购令”在褒贬不一中推行,其他一线城市却纷纷采取观望态度,没有在“新国十条”地方细则里引入限购条款。

  然而,随着“新国五条”发布,打上了国字烙印的“限购令”迅速被多个城市采纳。至记者截稿前,包括上海、深圳、南京在内的全国近20个城市已经发出含有限购条款的新政。同样是“限购令”,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诠释。深圳、南京发布的“限购令”直接对第三套房限购;上海、杭州等城市则对所谓“新二套房限购”,即对原有住房既往不咎,每个居民家庭仍可再购一套新房。

  由此,“限购令”在全国被划分为两个派别,有了两重面孔——严厉派和温柔派。严厉派和温柔派“限购令”产生的调控效果也明显分化。在“限购令”推出后,深圳、南京成交量锐减,投资客开始隐匿;而上海、杭州则在年底前又迎来新一波房价上扬。

  面对地方版“限购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原主任易宪容接受采访时就指出,地方版限购“只不过是地方政府出于对中央究责的担忧而出的应景之策”。

  在对各地“限购令”尺度提出质疑的同时,也有分析指出,“房产税前最后一招”的“限购令”几乎已经“管到头”,计划色彩浓重,但效果却不佳——没能限制住投资购房,却限制了自住改善购房。在上海,“每个家庭可新购一套房”的限购政策甚至催生了大户型房的意外热销。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接受采访时就指出,“只要换个名字就可以购买”,“限购令”又如何能产生预想效果?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