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消息 日前,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审议中指出:国家“十二五”规划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正在谋划经济社会转型,我国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未来的“十二五”发展进程中,加快发展服务业将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我国要通过发展服务业引领、支撑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辜胜阻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廉价的要素优势形成了“低价工业化”模式,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确立了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取得了三十年高速发展的辉煌成就。但这种模式不仅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且大多数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无法创造高利润。经验表明,发达国家之所以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主要原因是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断投入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使产业结构不断地趋向于“软化”,实现了经济高度的服务化。
有数据显示,经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72%,世界平均为68%,而我国目前仅为43.4%,滞后20多个百分点。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是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减少经济增长对高投资和高资本积累的依赖,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
二是服务业的发展顺应了我国居民消费由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升级的趋势,高端服务业可以创造更多的白领阶层,培育大量中产阶层,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三是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减少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改变服务贸易发展严重不足并长期处于逆差的局面。
四是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游资进入实体经济,缓解当前的流动性过剩。
五是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较好的适应社会形态的某些变化,比如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应对当前的老龄化压力。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1.69亿老年人,潜在养老产业达万亿元规模。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