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四川省钢材流通协会会长李健却对钢厂因原材料涨价而提价的理由提出了异议,李健认为很可能是钢厂联手的一次炒作。
四川省钢材流通协会会长李健:“我认为也有钢厂有意识的拉动钢材价格往上推的因素,总体来讲钢厂的提价和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反差,我个人认为这个反差还比较大,不是市场的需求到了一定的程度,钢材的价格一定要到现在的价格,我认为有炒作因素,钢厂也是想借用这个原材料涨价这个因素提高销售价格,实现它在前期比较长亏损过程中,用这一块利润来弥补前期很长时间的亏损,钢厂有这个考虑。”
西部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世华也认为,涨价的原因不仅仅是原材料上涨这么简单,更多是钢厂和经销商一起把价格给炒起来了。
四川西部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世华:“这一波拉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钢厂,经销商这一边是跟随,特别是前期,前期的时候钢厂一拉,大家经销商就跟随,到7月28号的时候,就反过来了,就是市场迫使钢厂涨价了,因为那时候市场价比钢厂的挂牌价还高一百,钢厂不可能这样做嘛,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钢厂的挂牌价是4650,结果市场价已经卖4750、4780,钢厂一看,空间太大,不可能嘛,必须涨上来,要配合这个市场行情走,所以这次这一波的拉升,主力是钢厂,但到后期经销商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反过来反推了。”
在钢铁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联手推动下,目前的钢材市场价格已经接近2007年的高点,但客观的说,国内目前的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都远低于2007年,可见经济基本面和市场需求都不足以支撑如此高的价格。那么,经历了暴涨暴跌之后,钢材价格未来会何去何从呢?
西部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世华最近一直开心不起来,因为钢材价格的急涨急跌,已经让他们这些一级代理公司出现价格倒挂,开始亏本了。
四川西部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世华:“今天我在钢厂提货的成本是4650,我现在卖的最低的是4250,一般的中间的货我是卖4300多,所以至少亏损300块,高的是400块。”
而钢价的急剧上涨,不仅加大了施工企业的压力,也增大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
项目技术负责人乔胜俊:“第一是我们资金压力的增大,第二当然肯定有经济利益的损失,但是我们的经济利益的损失是有限度的,因为现在对于比较大的的工程都是设置了施工企业承担材料涨价风险的门槛的,设置了一个限度,超出这个限度的风险增长都是由国家买单的。”
尽管目前市场的价格还在继续下跌,但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对马上到来的9月施工旺季充满信心。
五矿钢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涛:“我个人认为,下半年钢铁会维持在相对高位,但不可能出现急剧下的,基于铁矿石价格的相对高位,第二的灾后重建项目的落实,第三终端需求会进一步显现,所有因素还没有出现不利于下滑。”
然而记者从施工方了解到,下半年重点项目的建设并没有经销商想象的那么乐观。
乔胜俊:“今年的雨季相对来的较晚,所以可能很多工程的开工,我们省内的一些在建的或者是一些已建的高速公路,大概是在11月份到12月份左右才会陆续的铺开,这个铺开以后,到它大量使用钢材应该是在明年年初的时候。”
记者:“不会突然间整个下半年9、10月份的用钢量一下子来支撑它,市场上的基本面来支撑价格的上涨?”
乔胜俊:“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四川川威集团首席市场官张远贵对后市的价格继续上涨,也不报信心。
四川川威集团首席市场官张远贵:“国家的基础建设设施是不是如期开动,如果如期开动,最终需求量上去了才能维持稳定,如果最终需求量没有稳定,这个价格还有回调的可能性。”
半小时观察:
就在钢材价格惊现一轮暴跌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这并没有影响钢铁企业调价的步伐。上周五,国内最大的钢铁巨头宝钢出台了9月份第一批钢材产品的价格,建筑需求最大的线材产品每吨价格上调了300至400元,结构钢每吨上调600元。
而就在各家钢厂纷纷涨价的同时,国内40家钢铁类上市公司中,有30家陆续披露了2009年中期业绩或者预报,其中6家公布半年报的钢铁企业有4家亏损,24家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钢铁公司中,14家预计中期业绩下降,10家公司预计中期业绩将出现亏损。
将这些业绩报表和新近的价格表两相对照,深陷亏损泥潭的钢铁企业希望借钢材价格上涨,扭转被动局面,不说能不能弥补前期的黑洞,至少能让今年的业绩表现更好一点,这样的愿望也无可厚非。只是企业良好的愿望,总得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而不能靠鼓动一些投机中间商进行非理性的炒作,当做拯救自己的救命法宝。毕竟,最终掌握定价权的是市场供需,而不是钢铁企业的一厢情愿。
对钢铁行业来说,市场价格的暴涨暴跌并没能掩盖一个严峻的事实,国内钢材市场一直存在结构性供求矛盾,工业和信息化部五月份发布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09年春季报告》预测,今年我国钢铁产能过剩超过一亿吨,为此工信部还曾专门发出紧急通知,遏制钢铁产能的扩张。如果受到价格炒作的刺激,国内钢铁行业巨量剩余产能得到释放,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矛盾,从而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受伤的还是钢铁企业自己。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