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缓解金融危机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在这些政策的引导和作用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率先实现了企稳回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仍然比较复杂,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时出现,发达经济体复苏有所放缓,货币条件持续宽松,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但也面临通货膨胀和资本流入压力。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旨在通过机智、灵活的政策组合达到多赢的调控目标;通过营造良好货币环境,减少市场投机炒作行为,合理控制通胀预期,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让货币信贷增长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水平,既要管理好泛滥的流动性,也要以信贷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并以此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及风险管理,弱化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总体稳健,就是要让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回归常态,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在“适度宽松”态势上有所“收缩”,在具体操作上更具灵活性和应变性。同时,审慎严格的调控也将是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体现之一。调节有度,意味着2011年M2和新增信贷将合理把握在“度”内。结构优化,则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具体执行时,将会因产业结构、区域不同有所差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涉农领域、文化产业将可能会受到更多倾斜。
当前,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就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有效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工具加强金融调控,引导货币信贷稳步向常态回归,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