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专家解读:改善民生成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着力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0/12/13 14:51:29   
>> 相关新闻链接
·易宪容:通胀预期管理显效12月CPI下行可期 ·潘建成:通胀无需过度担忧 不会出现全面通胀
·专家解读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及走向 ·巴曙松:明年中国经济可能延续波动短期化
·姚景源:农业薄弱致农产品涨价 ·专家:明年货币环境不会更紧
·专家:十二五开局年中国经济将劲增 物价可保合理 ·专家预计明年出口增速放缓 企业须备课“存量竞争
·专家表示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起减压阀作用 ·周小川:货币政策要实现四大目标间的平衡
    12日在北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保障等几件实事。有关专家在当晚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出现较大调整,稳增长、控通胀、保民生、调结构是明年中国宏观经济的重点,改善民生无疑是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接受采访时称,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做出较大调整,实施了两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了稳健。同时,改善民生是明年中国两大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体现在就业、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在明年和“十二五”时期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

    王军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也在极力配合保民生的各项工作。在财政支出上,极力支持促进就业的各项工作,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各项建设,支持医疗卫生的各项投入。从信贷政策上,将继续贯彻“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基本原则,“保”和“扶”的是关于民生的有关项目,如教育、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会继续得到信贷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王军对明年乃至“十二五”时期中国民生的改善充满乐观的期待。他说,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所指出的,经济的发展不是简单盲目地追求数量的增长,而是经济质量的提高、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十二五”时期,调整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包含了对民生的关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改善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王军认为,中央不断地强调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速度,可以理解为中央愿意提高对经济增长速度适当调整或者慢一点的容忍度,愿意为了调整结构、改善民生,把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一些。另一方面,为保障民生,当前宏观调控最重要的任务是遏制物价过快上涨,这是关系民生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中央不愿意提高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近期中央历次会议反映出希望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因为物价关系百姓的生活和生活质量。

    王军说,中央强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不愿意容忍物价上涨对百姓财富的剥夺和影响百姓生活质量,这体现了中央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基本立场。而改善民生最终要通过经济发展、改善就业来实现。因此,要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遏制物价过快上涨。(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