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华晔迪、罗宇凡)海关总署10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值达到28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刷新今年9月份创下的2730.9亿美元的纪录,其中,11月份出口1533.3亿美元,增长34.9%。然而,展望明年出口形势,尽管业界预测不一,但专家普遍认为,明年出口增速将难以达到今年的水平。
“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基数效应减弱。”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指出,继2009年下降16%后,今年中国对所有主要市场的出口均呈现强劲复苏,增长了将近30%。数据显示,出口增速在今年年中增速见顶,之后随着外部需求减弱,增速放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表示,2010年出口高增长是恢复性的,不具备可持续性。2009年出口总额由2008年的14307亿美元减少为12017亿美元,基数变化很大。而从目前情况看,2010年出口规模已经很大,考虑基数大、出口潜力已有比较充分释放等因素,预计2011年出口增幅将明显下降。
此外,“随着可能出现的通胀率上升,海外经济体明年也将不得不逐步退出刺激政策,导致需求减弱,这也是明年出口增速难保今年水平的重要原因。”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说。
“增速放缓不见得是坏事。”持续跟踪中国外贸形势的环球资源首席执行官裴克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些行业,出口企业此前的“增量竞争”格局有可能转为“存量竞争”,这促使企业能有更大动力加快提升产品内涵,有助于提高出口企业产品形象和单价。
今年以来,为适应海外消费者需求喜好的快速变化,包括美国大型百货商店希尔斯在内的众多海外采购商即便在供应稳定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寻求新的供应商,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性价比的高要求。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