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专家表示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起减压阀作用
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10/12/10 15:26:17   
>> 相关新闻链接
·周小川:货币政策要实现四大目标间的平衡 ·周小川: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
·专家称稳健货币政策将影响购房预期 ·贾康建议进行房产税试点
·李扬:完善地方金融管理解决融资平台问题 ·专家:把握通胀带来的机遇
·姜洋:期货市场必须抑制过度投机和过度交易 ·柳传志批海关不合理关税:挣这点小钱干吗
·刘鸿儒:我国基金业已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殷孝东:十二五期间民营石化会崛起
    标题:体现社会福祉的工伤保险条例修订

  作者:喜佳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社会法所副教授、副所长

  如果对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作出总体评价,此次修改无论从立法技术还是政治性上,都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意义。从立法技术上,扩大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和提高工伤待遇等貌似独立的措施,实际上在实现“开支”的同时解决了“开源”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体现了较为成熟和慎密的立法技巧。从政治性上看,扩大工伤范围、提高工伤赔偿标准等修改切实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体现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

  一、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起“减压阀”作用

  2004年1月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适用范围为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此次条例修改,则明确规定了除现行规定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也应当参加工伤保险,扩大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

  对扩大工伤保险适用范围的理解,必须和扩大工伤范围和提高工伤待遇等其他措施联系起来看待。因为众所周知,工伤保险费完全由用人单位支付,实行“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缴费原则,同时实现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如果扩大工伤范围和提高工伤待遇,对工伤劳动者无疑是福音,但对于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可能会提高缴费,增加企业成本。因此,此时将低风险的事业单位等用工主体纳入工伤保险缴费主体,从法经济学角度分析,直接增强了保险基金的社会共济性,可以有效地降低高风险企业的缴费成本。因此,条例在实行扩大工伤范围和提高工伤待遇等增加基金开支措施的同时,又采用了扩大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以有效减少企业负担的方案(如同减压阀一般),可谓一举多得。

  二、工伤保险认定范围扩大体现“以人为本”

  通勤事故,即上下班途中出现交通事故是否工伤原本是条例修改的主要原因之一。在2009年国务院法制办进行的首次公开征求修改意见时,建议将“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工伤这一情形删除。理由是由于将机动车事故伤害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而未将非机动车事故纳入会带来较大的不公平性,其次在实践中,对如何确定“上下班途中”争议繁多、操作难度大。一时间热议如潮,反对呼声甚烈。

  而此次新修改不仅没有删除原有的通勤事故,还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除现行规定的机动车事故以外,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例如地铁)、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也应当认定为工伤。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