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由“适当宽松”转向“稳健”的宣示,并不表明转变刚刚开始,也包含了对过去措施的追认。目前来看,2011年的货币环境不会比2010年更紧。
先看银行新增贷款规模的变化。过去十年中,相邻两年新增贷款额度下降出现过两次,一次是2003年和2004年,另一次是2009年和2010年。前一次下降较少,而后一次下降从绝对额上说,从9万亿元到7.5万亿元,下降1.5万亿元,约是十年前全年新增贷款的额度。从相对数看,这次降幅约为17%。
关于2011年,目前人们预期新增贷款规模在6.5万亿元-7万亿元之间,较2010年大约降低1万亿元,最大降幅为13%。显然,2011年的收缩幅度弱于2010年。
再看M2增长。过去十年中,在2009年前的大多数年份,我国实行的是稳健货币政策。除2002年M2增长低于15%,多数时间在15%-20%的水平波动。2009年,M2增长达到创纪录的高度。2010年,M2的增长目标设定在17%,这已经达到稳健货币政策时代的均值水平。对2011年M2增长预期大致在15%-17%,小于2009年和2010年之间的收缩强度。
央行于2010年1月12日开启了年度内首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行动,目前已上调6次,使这一数值达到10年内的最高水平。显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到达与稳健货币政策相匹配的程度。
2010年,有些令人意外的是央行少用利率手段。年初,有人曾预测年内央行会有几次加息行动。但时至今日,央行只动用一次。显然,只在利率方面,现在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匹配度还有差距,因此加息成了“众望所归”。
与加息相关的问题是负利率。在之前的稳健货币政策时代,曾有数次负利率时段,最长达15个月。负利率的销蚀要从CPI的下降和加息两方面着手。不过,当前加息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你加息,人家量化宽松,你的努力就做了无用功,这确实无可奈何。(晓旦)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