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孟华 蔡敏 王丽 李建敏)“欧美市场急剧萎缩,人民币不断升值,原材料价格暴跌导致库存跌价,股票由上市之初的绩优股变成了垃圾股……”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冬明,至今仍然难忘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企业经历的那段黑暗时刻。
“国际金融危机吃掉了企业积累多年的经济利润,企业生存空间缩小,在寻求传统产业转移的同时,企业还必须寻找产业升级创新的出路。”王冬明说。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从珠海到安徽芜湖,从小家电生产基地到LED产品销售额的全国前三名,德豪润达公司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华丽转身”。2008年,公司净利润亏损5911万元,同比下降290%;到后金融危机时代的2010年底,公司披露预计年利润在22536-24006万元之间,同比增长超过360%。
德豪润达是中国企业在产业转移浪潮中实现产业成功升级的案例之一。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中国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从东部到中西部,展开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商务部的调查显示,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进程。很多公司将海外和东部地区的产能整合,落户中西部地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明显。
在今年9月江西省南昌市举办的第五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中部六省共签约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2个,合同外资28亿多美元。共签订吸引内资项目429个,合同资金超过2700亿元。
在11月举行的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上,河南省共签约投资总额1371.3亿元的项目381个。境外项目32个,投资总额占总签约金额的21.7%。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项目239个,投资总额占55.4%。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