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处科教大省的优势,武重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湖南大学“产学研”战略合作开创的“武重模式”,成为全国机床行业加强产品创新的典范。
通过产学研合作,武重自主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七轴五联动机床,改变了生产螺旋桨长期靠手工的方式。
市场上16米的立车多,武重就造20米、28米的;以前的立车只能铣,武重增加车、刨等多种功能……依靠这种向“极限”挺进的精神,武重不仅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格的车床产品,而且还在能源、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领域,创造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填补多项国际、国内空白。
为完善创新体系,武重出资3.8亿余元从两个债转股合作方全额赎回股份后,全面加大研发投入,每年投入的资金达到销售总额的6%左右,接近海外制造业巨头的水平。
2008年,武重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达6280万元;2009年又增加到了7310万元。
目前,武重产品已发展至8大类、50个系列、400多个品种。其新产品销售所占比重已由2001年的26%上升到了60%以上;主导产品的数控化率达95%。
品牌创新——成就国际化竞争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武重仍然连续两年取得佳绩,2008年和2009年,效益分别增长32.60%和32.02%。
打造世界一流的“武重牌”“工作母机”,正是武重异军突起、克难制胜的法宝。
英国谢菲尔德锻造国际公司是一家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核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重点行业。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重型机床厂家遭遇重创。这一世界精炼钢铸、锻件生产巨头决定全球招标,采购4套功能不同的超大型车、铣、镗床。门类齐全的武重牌产品以“打包出售”和“售后服务便捷”的优势,击败众多海内外对手,一举获得6000万元人民币订单。
今年,阿塞拜疆全球招标4台机床,武重投标价格不是最低的,但也以“售后服务方案最优”而大获全胜。
“品牌创新全面提升了武重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副总经理张贺说,武重牌已占领国内外的高中端市场,其中,数控立车占市场份额60%以上,龙门铣、落地镗、滚齿机等产品分别占三分之一以上。
2008年,武重的出口订单从2006年的600多万美元上升到了4700多万美元。去年,国际市场金融危机后效应凸显,其出口订单仍达2700多万美元。
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栾继清告诉记者,武重产品出口已遍布全世界五大洲市场,其中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韩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新加坡等10多个制造业发达的国家。
他说,在谋求重组与合作的过程中,一些曾将武重拒之门外的国际巨头,在与武重合作之后,纷纷表达了重组、甚至要求被收购的意向。
目前,武重产品的订单已签至明年8月,预计到年底即可将明年全年的订单签完。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武重承载着国家赋予的“制造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神圣使命。今年10月以来,国家领导人先后深入武重调研,在肯定武重追求的“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后,还期望武重努力做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黄照说,我们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