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除柴油等个别商品外,国内各主要商品的市场供应都是充足的
□细化保供方案□加强产销衔接□发挥储备调控□做好市场监测
从单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4.4%的增幅,到居民惜别“一元菜”的感受,物价上涨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表示,除柴油等个别商品外,国内各主要商品的市场供应都是充足的,商务部下一步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输入性通胀“添油”
10月份CPI同比涨幅高达4.4%,创25个月以来新高。其中,食品类的价格涨幅则超过10%。
商务部数据显示,10月份蔬菜环比上涨10.1%,猪肉上涨1.5%。与此同时,豆油、油菜籽、鸡蛋等价格也处在高点。进入11月以来,物价的涨势仍在延续。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50个城市29种调查食品中,超7成食品涨价。商务部监测数据也显示,上周36个大中城市,18个品种的蔬菜同比上涨了33%。
分析此轮物价上涨的原因,姚坚表示,季节性消费需求增长,化肥和人工等生产流通成本上升,自然灾害以及输入性通胀因素是造成近期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