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萎靡不振,楼市前途未卜的形势下,手里有俩闲钱的人又开始把目光投向黄金珠宝市场。就算是没有闲钱,如今的人也有的是闲情,搞个金戒钻坠啥的传情达意,也都花得起。于是乎,黄金珠宝市场一路火起来了。可是,火是火了,问题也随之而来。北京市有关部门日前对珠宝产品市场进行了一次抽查,结果发现了56款问题首饰,涉及千足金、白玉、翡翠等各类珠宝产品,而像周生生、每克拉美、瑞景行、百利金等这些知名企业也上了黑榜。
北京黄金珠宝市场有问题,其他地方更是免不了。比如福建泉州,全市共有珠宝店400多家,年交易额达数十亿元,占据福建省黄金珠宝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市场的火暴却伴随着消费投诉的逐年增长,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去年共接到各类投诉471起,平均每天1.2起,而今年到现在投诉量已与去年差不多了。从北京和泉州的情况看,两地虽南北远隔,但珠宝市场存在的问题却大体相似,反映在消费者投诉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如在著名珠宝品牌的柜台掺杂销售一些杂牌珠宝等;用低档珠宝玉石冒充高档珠宝玉石,以次充好,其中以翡翠问题最多;虚假宣传珠宝产地、工艺等;产品标识不规范,存在用不正确的名称或简称误导消费者的现象;珠宝计量不足;一些商场进行有效销售活动时,以劣质珠宝当奖品;售后服务不健全、不规范等。
像其他市场领域早期发展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样,我国黄金珠宝市场存在这些问题,反映的是该市场的不成熟。而市场“不成熟”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经营者普遍目光短浅,为了眼前的利益透支未来。前面列举的投诉问题差不多可用一个“假”字概括,而这个“假”是最耗损生命的行为,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最终会成为商家最狠的自残。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