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国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印度和澳大利亚。为了对抗通胀,本月2日,印度和澳大利亚央行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利率。其中,澳大利亚是时隔5个月重启加息,大大出乎市场预料,而印度则是今年以来的第六次加息。在印度,9月份的通胀率高达8.6%;而在澳大利亚,尽管三季度的通胀率并不特别高,但有迹象表明,未来一段时间,该国的通胀压力可能显著加大。
通胀转折点已到来?
今年7、8月份之前,亚洲曾有多个经济体启动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如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但进入8月份之后,随着“二次探底”的担忧又起,各经济体不约而同地放慢了利率回归正常化的步伐。
然而,有迹象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有所减弱,加上美国重新开启印钞机,亚洲诸多新兴经济体最近一个月来开始重新评估其货币政策。面对严峻的通胀形势,不少经济体都不得不重拾加息这样的“重型武器”。
有分析认为,各国调整货币政策,可能标志着通胀形势出现了转折点。澳大利亚央行16日发布的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认为,本月初意外加息是为了遏制通胀压力的“审慎”之举。该行认为,中期来看,通胀的风险平衡点已经到来,未来通胀压力降逐步上升。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亚洲经济体——中国,上个月也意外重启了加息。而且,随着更多指向通胀压力增大的指标出台,外界对于中国可能再次加息的预期持续升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6日明确表示,中国的物价上行压力需引起各方关注。上周发布的10月份CPI升幅达到4.4%,创25个月来的高点,且超出了很多经济学家的预期。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周二在港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很快将再次加息,以控制通货膨胀。谢国忠表示,中国通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大幅增加。
渣打银行此前发布报告称,中国可能在年底前再次加息。世界银行则在本月早些时候的报告中建议,为了抑制通胀预期,中国需要进一步上调利率。
责任编辑:cprpw